要闻动态
5条地铁线编织五彩网,特色不同,风格各异 一站一品,长沙地铁有文化
发布时间:2020-07-10 编辑:湘声报-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湘声报记者寻晓燕


  6月28日,长沙又“喜提”两条地铁线。


  以绿、黄两种颜色为主色调的地铁3号线和5号线,与此前的1号红、2号蓝、4号紫为色调的地铁线共同构成了长沙地铁五彩网。走进地铁站,市民能感受到独特的湖湘文化气息。对此,长沙市政协委员刘晓军尤为欣慰。


  在今年年初的长沙两会上,刘晓军与另一名市政协委员提交了《长沙地铁站设计应凸显长沙文化特色与底蕴》的提案,建议将汉文化元素植入地铁站标识设计。之后,长沙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在提案办理答复函中表示:后续线路设计中,将尽量多增加能体现本地文化及特色的设计,进一步凸显长沙汉文化古城形象。


  不同线路站点有不同风格


  走进地铁5号线马王堆站,只见天花板上用汉代帛书写着“马王堆”三个大字,顶灯区域采用了复古花纹图案,这让它与该线路其它站点的现代风格截然不同。


  长沙市轨道交通集团工作人员介绍,马王堆汉墓的发掘,对我国历史和科学研究均有巨大价值,因此马王堆站的设计成为5号线上最具地域文化特色的一个站。


  同类设计在长沙3号地铁线上也有体现。3号线上的灵官渡站湘江渡口见证着长沙历史文化的发展和变迁,“轮渡盘”的造型彰显着文化内涵。


  事实上,长沙的地铁线都有主题设计。如3号线站内装修以“绿动星城”为主题,其中星沙站、东塘站位于繁华商圈,通过“花瓣”造型营造良好的商业氛围;烈士公园东站采用几何形块面结合,宛如休闲场地,切合了公园主题;阜埠河站延续“芙蓉国里尽朝晖”的繁花似锦。


  5号线则属于城市核心区商业线路,全线站点以“星城绽放”为设计理念,是一条表现工业、商业及传媒快速发展为主导的时尚现代线。“流光叠翠”的圭塘站,提取光影元素,以点线面的构成手法,塑造出“城市绿肺”自然宁静的绿色空间环境;“韵律动感”的万家丽广场站,以富有韵律动感的元素层层叠加,表现出商业繁华和现代时尚的感觉;“活力绽放”的马栏山站,以电视窗口为元素,进行大小组团、颜色搭配,表现出了活力绽放的设计理念。


  此前地铁线站点设计,也有特色风格的呈现。如1号线省政府清风站、4号线汉王陵公园站、湖南师大站等,均结合周边环境及历史地域文化特色进行了设计定位。汉王陵公园站西侧为汉代长沙王陵墓遗址核心保护区,因此站点装修风格古朴厚重,将汉代门阙、斗拱等元素作为载体,突出体现汉代文化;省政府清风站以铸铜工艺打造的先贤铜像、沙画艺术勾勒反腐漫画……廉政文化主题,给人以清风扑面的感受。


  建议赋予更深厚的地域文化


  3号和5号线开通以后,刘晓军特意去体验了一趟5号线。他欣喜地发现,长沙又多了一些特色文化站点,但同时也认为特色地铁站点还不够。


  刘晓军认为,长沙是国家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要充分发挥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在地铁站的设计上突显湖湘文化特色与底蕴。


  “每条线路字体不宜雷同,具体字体建议优先遴选最具盛名且特色鲜明的汉代隶书碑帖。”刘晓军建议,每条线路标牌的色彩选择,也应具有明显的特定识别功能,并尽量选择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色彩,让地铁标识系统在文化审美与识别引导功能上更加专业。


  刘晓军还建议在一级标识系统的标牌下面,加注一排汉语拼音,并酌情增加英语标识。


  “长沙地铁不但装载着来来往往的过客,也装载着无尽的湖湘文化。地铁特色站的室内装修设计,不仅仅是美化站厅,缓解地下空间带来的视觉单调性,更是给地铁赋予更深厚的地域文化。”刘晓军说。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