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文苑
《狂飙》何以一路狂飙
发布时间:2023-02-10 编辑: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年终岁首,有部电视剧可谓一路狂飙。


由张译饰演的警察安欣、张颂文饰演的黑老大高启强正邪博弈、生死较量的扫黑除恶刑侦剧《狂飙》,被称为央视开年第一爆款剧,不仅在爱奇艺热度值破11000,打破站内热度值历史总榜最高纪录,同时豆瓣评分高达9.1,有超过62%的人给出了满分。


剧终时,案犯悉数被绳之以法,省指导组组长徐忠(吴刚饰演)与安欣坐在烈士墓前,畅想着未来:扫黑除恶常态化,社会长治久安。这一深刻的民意表达,我以为是《狂飙》一路狂飙的密钥所在。


《狂飙》聚集社会焦点,再现民生痛点,回应公众关切。说起来,扫黑除恶剧作历来是公众关注的热点。无论是《反黑》《冰与火》《对决》,还是《破冰行动》《人民的名义》等,每一部都斩获了颇高的收视率。但诚如安欣所说,每一次扫黑除恶无不轰轰烈烈,可由于未能斩草除根,风头一过,黑恶势力便潜滋暗长。《狂飙》的背景,则是扫黑除恶与打伞破网的反腐、刀刃向内的政法系统的教育整顿相结合,既切中时弊,又抓住了法治社会构建的牛鼻子。


可以说,《狂飙》再现了中央铁腕治乱反腐,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坚定决心,集中体现了治理与整顿的巨大成果。在高启强等黑恶势力的霸蛮欺凌之下,京海的基层可谓民不聊生,苦不堪言。以赵立冬(鲍大志饰演)为代表的黑恶保护伞肆意妄为,无法无天,加之曹闯(郝平饰演)等警察的执法违法,都令人触目惊心。但由于省指导组的督办和安欣等警方的协力,尽管黑恶及保护伞使出了诬陷徐忠的招数,但终归黔驴技穷,加速了灭亡的命运。


塑造艺术典型,再现生活真实,紧扣观众心弦。《狂飙》主要讲述了一正一邪两个人物的故事。一个是一腔热血的刑侦民警安欣,虽然初心不改,屡立战功,为救犯罪嫌疑人不惜流血,却屡受排挤打压,以至一度被调离一线岗位,成为满头白发的边缘民警。可贵的是,安欣并未心死,胸中始终有一团正义之火在燃烧,一直暗中搜集高启强、赵立冬的犯罪证据,最终将高启强扭送(其实是搀扶)到公安机关。


解析善恶渐变,揭示生命密码,直击人性软肋。《狂飙》之所以一路狂飙,其成功之处不只在于演员们的精湛表演,集聚了一群艺术大腕,即便是一些小角色,其表演依然可圈可点。如饰演疯驴子的王沛禄,将角色的奸、滑、狠表达得淋漓尽致。最为关健的是,《狂飙》以细节的真实,从小处着眼,深刻摹写了人性的软肋、人生的渐变与质变。


很难忘记,大年三十晚,高启强在监所吃饺子的场景。当他大把抓饺子塞到嘴里,流泪大笑时的面目表情,极度伤悲背后的那种不甘、不屈,以及张扬着的恶。他曾经有过的善良与驯服,正是在黑恶环境的威逼下一点点失去。他对弟弟妹妹的亲情,对陈书婷的爱,都是真实可信的。他对泰老爹的屈膝,对赵立冬的献媚,充斥着奸诈和凶狠。可这恰恰构成了人性的丰富,成功塑造了一个黑老大的多面人生。他在刑前与安欣的对话,那种悟,那种想回头的柔软,让人有种彻骨的痛。


与其说《狂飙》讲的是扫黑除恶,不如说探讨的是人性。剧中,安欣和高启强则代表了一白一黑两个极端。安欣一腔热血,坚守正义的底线,即使面临打压,还是以命相争,要和高启强耗下去。高启强映射的是一个小人物的现实人生,也是人性在社会夹缝中异化的隐喻。过去年轻气盛、一腔热血的警察,为何沦为一个满头白发、悲愤绝望的边缘人?无权无势,被人欺负的鱼贩子高启强,又为何一步步成为危害一方的“黑老大”?不能不令人思之,省之。这恐怕也是《狂飙》一路狂飙的奥秘之一。


文 | 刘效仁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