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雨湖区位于湖南省中部的湘江之滨,因境内有千年名胜“雨湖”而得名。
这里历史人文悠久、区位交通优越、科教资源丰富、商贸繁荣兴旺、工业基础雄厚。今年以来,雨湖区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加快融入“四区一地一圈一强”建设,深入实施“六提工程”,全力推进“八大行动”,以“全国百强、全省前十、全市第一”为总目标,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7月11日,雨湖区政协主席刘荃率调研组就“一江两岸文旅融合”课题开展调研。
——在《2024年赛迪创新百强区榜单》中,雨湖区是湘潭市唯一上榜城区;在《中国市辖区高质量发展报告2024》中,雨湖区再次位列“2024中国市辖区高质量发展百强(地级城市市辖区)”名单,较前一年上升7位。
成绩的取得,是雨湖区委、区政府率领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担当作为的结果,也饱含着全区政协组织、广大政协委员的智慧和力量。
这一年,雨湖政协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统揽政协工作的“纲”与“魂”,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政协“1453”履职总要求,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主线,主动谋事、认真干事、努力成事,在服务大局上献良策,在协商民主上扬优势,在改善民生上出实招,在维护和谐上聚合力,为雨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多项工作获省、市政协推介或表彰。
——聚焦区委发展“九大特色经济”中的村级集体经济开展专题协商,提出11条具体建议,成果得到区委、区政府高度肯定和采纳。
——全年收到提案142件,立案105件,办结率、见面率均达到100%;率先在全市推行重点提案清单化管理模式,有力推动7件重点提案所涉问题快速解决和委员满意率提升。
——积极引导委员走出去、沉下去、融进去,组织开展“委员活动日”、改善生态环境专项民主监督、委员进区块等各类实践活动255场次;开展“潭事好商量”协商议事活动47次,转化落实民生问题40余个……
“新的征程前景广阔,催人奋进;人民政协事业朝气蓬勃,使命光荣。我们将在中共雨湖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团结凝聚力量,以奋斗铸就伟业,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雨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雨湖区政协主席刘荃说。
3月29日,雨湖路街道委员工作室组织委员协同区块治理员在人流密集场所共同开展垃圾分类宣传。
旗帜鲜明讲政治
坚持党建引领更加有力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铸牢理想信念,是做政治“明白人”的前提。雨湖区政协坚持以“学”立“志”,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涵养政治坚定和行动自觉。
“要牢牢把握人民政协的政治属性,旗帜鲜明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刘荃在各种场合多次强调。一年来,雨湖区政协通过集中宣讲、开展研讨、云上学习班等多种形式,组织全区政协各级组织、各参加单位和广大政协委员深入学习中共二十大、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在中共雨湖区委领导下谋划推进工作,坚决做到区委重要会议第一时间传达学习、重大决策第一时间贯彻落实,政协重大工作安排及时向区委请示报告,确保了政协履职与党政工作同频共振、同轴共转。
党建强,事业兴。雨湖区政协始终把党的建设作为履职之基抓牢抓实,着力形成抓党建、强引领、促履职的思想共识和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党组成员联系党员委员、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制度。同时,以“凝心聚力”党建品牌为抓手,探索提升机关党支部和履职党支部“两力两率”评价体系,研究制定《政协雨湖区委员会机关党支部提升“两力两率”评价实施办法》,并对15个乡镇街道履职党支部开展“两力两率”评价,实现党建、履职有机融合。持续推进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区政协把党纪学习教育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一体推进“学思想”和“学纪律”,围绕“六项纪律”开展集体学习和交流研讨,党组书记为机关干部讲授专题党课,组织机关党员干部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赴罗祖殿社区参观廉政文化教育馆,邀请区纪委监委专家深入剖析身边典型违纪违法案件。区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常态化开展“走找想促”活动。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为努力擘画最大同心圆,凝聚社会各界思想共识,建立“大统战+大群团”联盟,整合“统战+10个群团部门”人、财、物资源,建立同心活动和同心项目清单,有效融合统战群团资源力量。同时,常态化举办“同心大讲堂”,走访慰问宗教界代表人士和少数民族群众,打造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实践创新示范基地和党外知识分子实践锻炼基地等。通过学习汲取奋进力量,通过联谊 凝聚思想共识,为奋进新征程汇聚了磅礴之力。
1月25日,雨湖区政协农业界别委员工作室组织委员、种粮大户开展“潭事好商量”协商议事活动。
躬身入局促发展
助推中心工作更加有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政协要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履职尽责。
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履职就跟进到哪里,力量就汇聚到哪里。雨湖区政协始终坚持在与党委政府同轴运转中把准履职重心、发挥制度效能。
今年以来,雨湖区结合自身实际,全力推进“八大行动”,创新提出“九大特色经济”,持续打造雨湖经济发展新亮点。
党政所谋,即是政协所为。雨湖区政协聚焦中心大局协商议政,围绕“九大特色经济”中的村级集体经济开展专题调研协商,调研组历时3个半月深入6个乡镇的16个有代表性的村开展调研,形成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助推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的调研报告和建议案,向区委、区政府提出11条具体建议,为推动雨湖区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献计出力。
长株潭一体化是历届湖南省委、省政府接力推动的重大战略。去年起,长株潭三市政协主席联席会议开启。为积极响应第三次会议精神,雨湖区政协联合岳塘区政协围绕“湘江两岸文旅融合发展”开展调研视察,形成了翔实的调研报告,助推打造以湘江为纽带的特色旅游带。根据区委安排,雨湖区政协还与区人大联合组成调研组就“15分钟居民生活服务圈建设”开展前期调研,为区委决策提供有效参考。
商以求同,协以成事。此外,雨湖区政协全年还通过对口协商、界别协商等方式,分别就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质砂子岭商圈建设、夯实农村水利设施等课题开展调研协商,向区委、区政府及有关部门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提案是委员履职的重要途径。雨湖区政协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委员围绕区中心工作、部门重点工作精准选题、建言献策。委员提出的关于营造创业场景、吸纳优质团队、推动湘潭北二环科创产业带建设的提案,促成相关部门加大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发放创业担保贷款金额预计达到2500万余元,通过“校友回归”成功引进亿元项目20余个。根据委员提出的关于推动湘潭动力电池材料产业链现代化建设的提案,雨湖高新区强化规划引领,聚焦循环体系和平台建设,进一步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大对动力电池的研发投入。就委员提出的将雨湖区建设成科技创新产业强区的提案,区科工信局制定出台《湘潭市雨湖区省级创新型区建设方案(2023—2025年)》。根据委员提出的关于发展夜间经济、文旅经济、商超转型方面的提案,区商务局制定出台《关于推进雨湖区品质消费10条措施》,促进全区新业态进一步发展。
高质量招商引资是区域发展的强劲动力。雨湖区政协委员响应区政协号召,积极参与“当好‘三员’,助力招商引资”活动,今年收集招商线索28条,成功引进项目4个,总投资约2亿元,为雨湖经济社会发展增添发展动力。
情系民生暖民心
为民履职成效更加彰显
履职为民始终是人民政协的价值追求。一年来,雨湖区政协坚持人民至上理念,着眼人民所需,倾力改善民生、化解民忧、温暖民心。
“这里的社区食堂,8菜一汤,营养均衡、味道好。”9月10日,在湘潭市雨湖区窑湾街道街社一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70岁的王晓英老人高兴地说。
根据区委安排,雨湖区政协牵头抓民生事务中心工作。今年,共建成11个社区(老年)食堂、17个社区(老年)学校,持续打响了“在雨湖感受幸福”城市品牌。
近年来,雨湖区创新开展扁平化治理,探索打造“中国之治”基层善治的“雨湖样板”,获批全国第九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
在这场改革创新实践中,雨湖区政协主动作为,积极引导三级委员融入扁平化治理实践,下沉区块一线,帮助解决民生实事。委员全年参与民情恳谈会、政策宣传、公益服务等活动75场次。如,云塘街道委员工作室主动与区住建局对接老旧小区提质改造事项,成功拆除宁家围子37处老旧煤屋,解决遗留30余年的老大难问题;农业界别委员工作室就大豆产销问题,组织鹤岭镇、姜畲镇、长城乡等50多名种粮大户与龙牌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座谈,助力解决产销与订单式收购问题;万楼街道委员工作室积极协调住建、优居中心等部门,解决社区办公用房问题并为社区老人提供健康管理、生活照料、保健康复、精神慰藉等多样化的养老服务。姜畲镇委员工作室组织委员深入了解群众诉求,助推姜畲新街路面提质改造,该案例在省政协融媒体中心推出的《协商民主为什么好》特别报道中作重点推荐。雨湖区政协“坚持党建引领,委员进区块助推基层善治”案例在市“比创新、求实效、展风采”履职创新案例评选活动中荣获“创新奖”。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11月2日,一场以“共筑绿岸,守护湘江”为主题的净滩活动在湘潭市万楼河堤岸举办。此次活动由雨湖区政协精心组织策划,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河堤岸草地上的各类垃圾被一一清除,万楼河堤岸的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这只是雨湖政协人守护莲城生态环境在行动的一个生动缩影。
一年来,雨湖区政协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协关于开展改善生态环境专项民主监督活动的要求,以乡镇街道委员工作室为单元组建15个监督小组,围绕植绿护绿、秸秆焚烧管理和综合利用、固废垃圾处置、禁燃烟花爆竹、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等,持续开展改善生态环境专项民主监督活动60余次,助力解决80余个具体环保问题。
民生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雨湖区政协全年还围绕交通顽瘴痼疾整治、农村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促进未成年人权益司法保护实施情况等开展民主监督。委员们针对医疗、养老、教育、出行等问题,通过提案、社情民意信息、微建议等主动发声。如,委员提出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提案,区教育局组建由教育行政部门、一线教师、心理专家等多方人员参与的专项工作小组,负责落实师生心理健康筛查、心理健康一体化联盟项目推进等各项办理措施,为全区5万多名师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一桩桩民生实事的解决,充分彰显了新时代政协委员为民履职的情怀与担当,切实让群众感觉到政协很近、委员很亲。
强基固本有活力
政协自身建设更加过硬
政协委员是人民政协履职的主体,政协机关干部是服务政协履职的主体。如何把“两支队伍”建设好,让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干部成为政协工作的行家里手?雨湖区政协一面修炼“内功”,一面着力推进工作创新,主动谋事、倾力干事、协力成事,“两支队伍”同频同力,奏响履职强音。
强化委员学习培训,雨湖区政协全年举办“委员大讲堂”3期、政协云书院读书活动3期,组织乡镇街道联系政协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委员工作室召集人、政协专干参加省市政协开展的专题培训班2期,推荐委员参与区“世界读书日”阅读分享活动等,进一步增强委员“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履职本领。
协商平台纵深拓展。推进线下线上委员工作室标准化、规范化、常态化建设运行。加强委员履职保障,完善《雨湖区政协委员履职考勤考绩实施办法》,对全体委员发挥在政协工作中的主体作用、本职工作中的带头作用、界别群众中的代表作用、落实“四个一”履职要求等方面情况进行排名,充分激发委员履职动力。
同时,区政协着力建设“学习型机关”,制定《政协湘潭市雨湖区委员会机关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追责问责机制实施办法》,全面提振机关干事创业精气神,激发队伍担当作为新活力。
以史资政、以文育人。区政协编辑出版《雨湖》杂志,成立金湘潭文艺义务讲解团,建立雨湖区文创基地。先后开展了“强基工程 艺动莲城”—“心相莲 搭把手”文艺助力基层文明建设行动、“幸福晒出来”征文摄影摄像评选活动、“礼赞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全区政协系统庆祝新中国和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暨“丹青迎华诞,翰墨颂金秋”书画展活动等,以政协文化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引领“两支队伍”作用充分发挥。
筑梦强区,雨湖区政协人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一个个躬身入局、为民履职的委员身影,一份份内容翔实、倾注思考的调研报告,一场场直面问题、智慧碰撞的协商讨论……见证着雨湖区政协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政治担当,全面贯彻落实区委决策部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铿锵步伐和初心使命。2025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深化改革谋发展的关键一年,雨湖区政协人登高望远,整装待发,将在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中矢志不渝、笃行不怠,用实干书写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新答卷。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杨睿文 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