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赣粤港澳中医药全产业链协同发展联盟四大合作中心
重塑大区域品牌促进产业链升级
11月16日下午,湘赣粤港澳中医药全产业链协同发展联盟组建工作会议在郴州召开。联盟中药材合作中心、中医药科技创新合作中心、中医药产业化合作中心、中医药商贸合作中心等4个中心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工作计划。
助推湘赣粤港澳中医药产业协同发展联席会议暨湘赣粤港澳中医药全产业链协同发展联盟启动仪式。政协融媒记者 闫利鹏摄
中药材合作中心
重塑“南药”大区域品牌
中药材合作中心主任、湖南省中药材产业协会会长、湖南农业大学教授曾建国介绍,中药材合作中心以重塑“南药”大区域品牌、支持促成“香港中药材国际交易中心”、推动大健康业态下的中药材分类管理策略作为任务目标。以“湘九味”“赣十味”“岭南中药材(粤八味)”特色药材省级公用品牌与“湘赣粤”道地药材传统“南药”为抓手,制定“南药”系列品牌标准、推动形成“南药”品牌矩阵,适时加强与广西、福建、海南等省区中药材产业协会联系,共同构建大区域“南药”品牌体系。组织域内国家级中药材市场仓储飞地对接香港,协同推动在港建设高质量信息化交易平台。制定“中药材分类管理”规范,提质药品与衍生产品分类规管。
曾建国说,计划在今年年底前以湘赣粤三省中药材相关协会和市场主体及相关专家完成组建“中药材合作中心”。拟于2023年4月在长沙组织召开“中心”年度会议,成立“专家委员会”,讨论并通过“中心组织架构”“中心协调工作制度”等。未来3年,将围绕对接“闽桂琼”、举办中药材论坛、建设“南药”品牌、对接“贸易合作中心”、对接“科技合作中心”、中药材信息化建设、推动品牌标准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
中医药科技创新合作中心
建设“三中心三基地”
中医药科技创新合作中心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医融合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周华说,将充分发挥各省(区)资源优势,分别在中医药的一二三产业进行科研布局,打造“三中心三基地”:首先在中医药的第一产业环节,建设中药材种业创新中心,由湖南农业大学牵头,联合湖南中医药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以湖南长沙为中心,辐射湘西地区、赣西地区,进行优质高产中药材品种的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建设中药材ISO国际标准产学研基地与应用示范基地,由刘良院士团队领衔,由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等主要承接,在湖南、江西、广东的重点区域建设中药材ISO国际标准产学研基地与应用示范基地。
周华表示,将围绕中药材品种、品牌保护进行“南药”中药材优势品种的资源保护与品牌建设,进行地方名片特征的发掘与保护,制订道地特征鲜明的中药材品种标准三个以上,培育五个以上优势中药材大品种。“南药”中药材ISO标准建设,在刘良院士作为ISO/TC249第一工作组召集人的支撑下,研究制订特色中药材的ISO国际标准三个,占据国际贸易制高点;在三省建设ISO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三个。
中医药产业化合作中心
搭建平台升级产业链
中医药产业化合作中心主任、华润江中制药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为权介绍,中医药产业化合作中心以做大中医药企业、做实中医药产业园区、做强中医药优秀品牌、做优中医药健康服务为发展目标,支持联盟区域内中医药优势企业联合发展,促进区域内中医药科研能力提升。支持建设湘赣边中医药特色产业园,支持建设国家级或省级中医药特色大健康产业园。提升区域内中医药品牌影响力,推动区域内独特中医药技艺传承发展,依托区域内高端会议、论坛支撑品牌发展。传承发展联盟区域内中医药文化产业,建立中医药康旅线路,开发中医药康养产业。
刘为权表示,将利用好联盟机制,强化企业龙头核心竞争力。充分利用好湘赣粤港澳园区产能、科研和人才优势,适时召开园区企业合作峰会。引导中医药企业参会参展,扩大品牌的影响力,唱响“大南药”品牌。利用产业园工业企业品牌优势,扩大中医药产品市场占有率。适时组织企业间的考察交流,重点围绕智能制造先进技术、绿色制造、互联网+中药工业发展等方面开展交流分享,搭建共享平台,促进产业链升级。
中医药商贸合作中心
打造全价值链服务平台
培力集团供应链总监、贵州培力农本方中药有限公司总经理邝嘉辉表示,将充分挖掘湘赣粤港澳地区中医药物质资源和文化资源,搭建一个串联中医药产业前中后端的“一站式全价值链服务平台”。
邝嘉辉说,将依托香港自由贸易港优势和深厚的中医药国际贸易资源,发挥好“超级联系人”作用,推动湘赣粤中药材专业市场与香港中药材进出口贸易协同发展,增强“南药”品牌建设,带动中国中医药品牌出海。深刻理解国际市场对于中医药的需求,充分利用香港受国际认可的药品检测和认证体系,以及RCEP等国际贸易发展机遇,稳步推动中药材和中成药更有规模地打入海外市场,深化共建“一带一路”中医药合作,构建“走出去”“引进来”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李崎瑜 陈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