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长沙网红推介网红长沙@花鼓戏一东,让更多人爱上花鼓戏
发布时间:2022-09-09 编辑: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网红长沙是自带流量的世界“媒体艺术之都”,也是网络直播的沃土,一群网红主播在这里应运而生。他们或找到感兴趣的领域,或利用自己的专业大展身手,发挥才能,讲述精彩长沙,让网友们看到一个更为饱满和立体的长沙城市形象。


用英语做推介,搭建开放长沙走出去、请进来桥梁的“博明汉父子”;以最新潮的方式,传播长沙传统文化的“花鼓戏一东”;自编自导自演安全防范小视频,助力平安长沙建设的“朱朱警官”;展示硬核长沙的软实力与黑科技的“海瑞两口子”……一起走近几位长沙网红主播,感受他们眼中的长沙。


网红 (花鼓戏一东).jpg

“花鼓戏一东”在抖音直播间与网友互动。 (政协融媒记者 闫利鹏摄)


让更多人爱上花鼓戏


“大家好,唱花鼓戏的一东妹子又来了,接下来给大家送上一段曲目……”9月7日晚,长沙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的花鼓戏演员陈雨晴照常出现在抖音直播间。“花鼓戏一东”是陈雨晴的抖音视频号,近一年时间以来,这个视频账号保持着每月近20场的直播量。


2019年年底,95后陈雨晴入驻抖音发布短视频。她通过短视频分享传统剧目,创新演绎方式,迎来了众多粉丝的掌声和赞誉。


“我不是网红,网红是一个有保鲜期的词儿,我只是一名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更愿意大家称我为戏曲演员。”陈雨晴直言,湖湘文化给了她足够的底气,让她坚持初心,为花鼓戏代言,为长沙文化代言。


“花鼓戏还能这样唱”


花鼓戏中的一个手艺绝活“打杯子”,这条抖音短视频让陈雨晴获得近400万浏览量,收获41万粉丝。她坦承,这都是传统文化的魅力。


13岁学戏的陈雨晴是株洲攸县人,在她的家乡,很少有人接触花鼓戏。回忆起自己的戏曲之路,她感触良多,“父母本不支持我学戏,我的坚持说动了他们。”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通过在艺校持之以恒的练习和体悟,2014年,陈雨晴以优秀成绩考入长沙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


但一次排练时的意外摔跤,让陈雨晴不再能做压腿、空翻等技巧动作,她只能从“武戏”转“文戏”,苦练形体和表演,创新“文戏”。


2019年底,原本利用抖音平台跟着老师练习毛笔字的她,开始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一次偶然分享日常演唱花鼓戏的视频,获得了一些网友的评论和点赞,让陈雨晴惊喜不已:“花鼓戏还能这样唱。”她觉得短视频是一个非常好的窗口,让大家能够更便捷了解花鼓戏。


自此,陈雨晴开始在抖音平台上分享自己的演唱视频。录制一个演唱视频,陈雨晴要拍八遍十遍,甚至更多遍,拍摄、录音、剪辑全都是她自己。她说:“得对得起自己的职业和身份,我尽可能地多唱,也许唱得不是最好的,但是最认真的那一个。”


“每一场直播就是一场演出”


陈雨晴还记得第一次直播时的情景——用一只手举着手机,身边一个平板电脑放伴奏,唱得太久,手也止不住地晃。网友们在直播间喊话:“麻烦你手往上,手机镜头要对着脸”……陈雨晴笑着说:“那一次,我收到粉丝第一个打赏的5.2元,开心坏了。”


一场直播,大概需要两三个小时,要不停地演唱,以及和粉丝们聊天互动控场,很是辛苦。白天练功,利用晚上直播的陈雨晴却甘之如饴。


慢慢地,“花鼓戏一东”积攒了不少粉丝,甚至有粉丝开始催更。2021年,陈雨晴为自己的直播间升级,配置了直播背景、声卡和灯光。她还自编自创自写了《一东百唱百年系列》,用新时代的语言搭配传统花鼓戏的曲调,来歌唱新时代的美好,收获一众票友。


“我只是抓住了机遇,被大家认识。每一场直播,我当做一场演出。”她直言,通过短视频带来的认可,让她有了责任和使命,如果有人通过她的短视频或者直播间,聆听到花鼓戏,爱上花鼓戏,自己就是干了一件实事。


作为单位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陈雨晴带动了一批年轻演员走出去、唱起来。接下来,她还将和同事们一起运营长沙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的官方抖音账号。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肖君臻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