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博览
鲁迅的“大器晚成”
发布时间:2022-04-22编辑:湘声报
分享

游宇明


鲁迅一生到底写了多少字,至今是个谜。有人通过电脑检索《鲁迅全集》的字数,得出结论是298.5万多字。也有人说是700万字,还有人说包括书信、日记在内有1000万字。无论哪种说法合乎实际,无疑的是,鲁迅一生写下的作品都是一个巨大的数字。老人家生活的年代,电脑尚未问世,写了稿都是用钢笔或毛笔一个一个字誊正,再寄送到报刊,其勤奋程度和显示的旷世才华绝对值得后人肃然起敬。

鲁迅的写作开始很晚。1918年5月,才在钱玄同的一再催促下,写了一篇属于“还人情”性质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交给《新青年》发表,没想到居然一炮打响,其时,他已经37岁,属于标准的中年大叔。人都是需要鼓励的,鲁迅也不例外。有了首次的卓越战绩,他自此“一发而不可收”,小说、散文、散文诗、随笔、杂文、旧体诗一起来,名气越来越大,短短数年时间就获得了世界性影响。然而,由于1936年10月即早逝,他一生真正的文学时光只有18年。

认真检视一番鲁迅的经历,我们会发现鲁迅之成就“大器”是必然的。

鲁迅出身于书香门第,其家庭非常重视文化教育。他从小就进入“三味书屋”读书,旧时的私塾既教儒学经典,也教唐诗宋词,而且,私塾不开英语、物理、地理等“洋学”,成天学的都是语文。在日本时,他曾跟随章太炎学国学,课余翻译域外文学作品。这样的文学熏陶为鲁迅日后的职业性写作做了专业上的铺垫。

少年时代,因为家道中落,无法担负起读书所需的学费,鲁迅考进不需要学费的江南水师学堂,一年后又转到这个学校附设的矿路学堂,学习采矿。1902年1月毕业,他获得公费赴日本留学的机会,先是在位于日本东京的弘文学院补习日文,1904年9月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读书,直到1906年1月因课间观日俄战争片受到刺激,决定弃医从文。少年末期、青年时期对军事、采矿、日语、医学等等知识的学习,无疑大大拓宽了鲁迅的眼界。

从生活储备来看,鲁迅也具备长期写作的底气。他小时候即目睹祖父因科场作弊入狱、父亲身患重病,稍稍大一点便整天出入于当铺,以谋取最低限度的生活费,还曾目睹家族内部的倾轧。从日本回国后,鲁迅作过中学教员、中专校长、教育部部员、大学教授、业余杂志编辑,对各个行当都有一定了解,对社会各阶层人物的人性都有深刻的洞察。鲁迅也好交朋友。萧红回忆:鲁迅的生活习惯是深夜读书、写作,早晨家人起床做事、上学,他即睡觉,直到中午才起来跟大家一起吃饭,用路遥形容自己的话说是“早晨从中午开始”,他下午的时光就用来应酬,这种应酬许多时候还要延伸到晚上。应酬中朋友们谈到的新鲜事也是鲁迅源源不断的素材来源之一。

一个人在文学上成名早很幸运,成名早,又对被捧杀抱有足够的警惕,该下的功夫一点不漏,他的名声完全可能延续,只是这需要足够眼光和定力,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因此生活中才会有那么多如流星闪过的“仲永”。相反,成名晚的人由于艺术准备充分,又具备明显的忧患意识,他们在某方面的爆发力和创造性往往更能持久。除鲁迅外,宋代的苏洵和刚刚逝世的著名作家张洁都是非常鲜活的例子。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