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博览
陶铸唱和《踏莎行》
发布时间:2022-06-06编辑:湘声报
分享

雷克昌


秦观,字少游,宋代词人。《踏莎行·郴州旅舍》是其代表作之一,900余年来,一直传诵不衰。词云:“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知何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残阳树。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本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秦观因旧党关系,屡遭贬谪,绍圣三年(1096),流放郴州。这首《踏莎行·郴州旅舍》就是他抵达郴州次年所作,词情凄婉,寄意哀伤,表现其横遭贬黜后的失落和无奈心情。苏东坡绝爱词尾两句,自书于扇面,题跋云:“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大书家米芾把秦词苏跋书写下来,世称“三绝”。后人将它摩刻在郴州市东郊著名风景区苏仙岭之白鹿洞石壁上,号称“三绝碑”。

1965年春,时任中南局第一书记的陶铸,来到郴州检查工作,在湖南省委书记张平化和郴州地委主要负责同志陪同下,考察了苏仙岭及三绝碑,并挥毫依秦少游原韵写下《踏莎行》词一首,附跋语曰:“1965年3月检查农业生产工作至郴州,游苏仙岭公园新栽果树林,只见千枝吐艳,景象欣欣。然于三绝碑上,览秦少游词,感其遭遇之不幸,因益知生于社会主义时之有幸,乃反其意而作一阕,以资读该词者作今昔之对比,而更努力于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词云:

翠滴田畴,绿漫溪渡,桃源今在寻常处。英雄便是活神仙,高歌唱出花千树。

桥跃飞虹,渠飘练素,山川新意无重数。郴江北向莫辞劳,风光载得京华去。

陶铸这首词,辞情刚健,意境清新。便是没有到过苏仙岭的人,也能从中领略出郴江新意,苏仙风貌。该词由《羊城晚报》首发,后全国许多报刊转载,广为流传。

是年夏,省委书记张平化进京开会,将此词带给胡乔木浏览,胡捧读再三,赞赏不已,他将“渠飘练素”中的“练”字改成了“束”字,以求与“桥跃飞虹” 的“飞”字更为相对,一字之琢,为此词平添亮色。1965年8月,郴州地委在三绝碑旁建造了“护碑亭”,在亭边的峭壁上竖起了一块新石碑,镌刻陶铸的《踏莎行》词。

新碑建立起来后,很多人慕名前去一睹其风采。一时间,陶铸的《踏莎行》词也很快便被人们所熟知。文革期间,苏仙岭公园失去幽美和清静,陶铸词碑亦被砸得粉碎。

1982年春,郴州市文化部门请湖南省书协顾问周达书写陶词,重刻于汉白玉碑,并嵌在三绝碑护碑亭墙上。1988年春,中顾委委员、陶铸夫人曾志回乡参加纪念湘南起义活动,来到苏仙岭见到陶词碑后,百感交集。她返京后给家乡寄来了当年自己藏下来的陶铸手迹。于是,郴州市相关部门在周书陶词左侧又镌刻上陶铸手迹。

如今,苏仙岭的“三绝碑”景观已焕然一新,壁影碑光,林涛溪声,意境绝佳。游客到此游览,触景生情,雅兴顿生,新填《踏莎行》雨后春笋般面世。笔者兹引中国作协书记处原书记、湖南省文联原主席康濯填写的《和秦观词并悼陶铸同志》一首作为本文的结束:

热烈山川,豪情几度,桃源岂是风流处?长征争得鼓新帆,波催浪涌朝连暮。

三绝犹香,四妖永臭,陶迹恒留恨难数。郴江愤起化银河,凌云超越苏仙去!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