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袁爱平委员:以《民法典》为纲履职建言
发布时间:2021-03-05 编辑:湘声报-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81024_zhangchunmei_1614874721970.jpg


  袁爱平


  □湘声报记者许望桥


  完成10场重要的宣讲活动、导读全国政协“学习《民法典》”读书活动、完成近80万字的课件及民法典普及文章……“我是律师,以法为业,2020年重要的履职活动,都是围绕《民法典》展开的。”接受采访时,全国政协委员、湖南启元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袁爱平说。


  今年,袁爱平准备提交的“完善推广‘居住权养老’为核心的金融产品的建议”等5件提案,都源于他学习研究、实践运用《民法典》而形成的成果。


  宣讲《民法典》,力求深入人心


  “《民法典》,治国之重器,法治时代里程碑,对于法治国家建设带来的促进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在袁爱平看来,学习、宣讲好《民法典》,是法律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从2020年6月开始,省市县三级统战部门、司法部门、各民主党派陆续邀请袁爱平宣讲两会精神和《民法典》。他将宣讲的主题定为“国之重器,法治时代的里程碑”,以案释法,着重分析《民法典》颁布的重大意义和鲜明特色。


  为了宣讲好这样一部重大的法典,曾参与《民法典草案》讨论的袁爱平,对《民法典》原文进行了深入的研读。


  在全国政协委员读书活动期间,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选择将《民法典》作为读书活动的主要内容,袁爱平被挑选为读书活动4位导读人之一,负责物权篇的通则、所有权、用益物权的一部分内容导读。


  “要让非法律专业人士尽可能地了解什么是物,就必须做到通俗易懂,所以我们采取了图表、案例的形式阐释相关法律制度,引导委员学习。”袁爱平介绍,从7月初开始,他通过互联网、手机App、微信群等,引导委员们学习物权篇有关内容,并积极开展互动交流。


  袁爱平介绍,根据全国政协社法委安排,导读内容还通过微信公众号、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等平台进行广泛传播。相关内容被转化为普及文章,公开出版,以非常通俗的以案说法的方式,解读《民法典》中的条文。


  为中小微企业融资建言


  2020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修改<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决定》,明确调整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推动民间借贷利率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这一决定出台前,最高人民法院广泛听取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家代表、专家学者和金融监管部门的意见建议,其中包括袁爱平的建言。


  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后,袁爱平聚焦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先后提交了《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有关利率标准的提案》等多件提案,建议将民间借贷的利率与人民银行发布的基准利率直接挂钩,促进民间借贷利率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水平相适应,改变“两线三区模式”。相关建议得到积极采纳。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相关规定,大幅度降低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降低了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


  去年全国两会上,袁爱平通过提案建议,打造产业互联网银行,在依法合规前提下,试点银行与工商、税务、海关、法院、环保部门和房产交易登记中心,以及政府机构实现数据互联共享,连通各省级电子政务外网统一云平台。


  银监会采纳了提案中的有关意见建议。在答复函中,银监会表示从银行产品的角度进行制度设计。袁爱平更希望银行要重视中小微企业的数据作为融资的信用评价的机制。


  袁爱平告诉湘声报记者,关于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从开始呼吁解决高利息问题,到希望解决担保面上的问题,他的建言都取得了积极成效。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