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青年社会组织的“青春期”: 正在长大,更盼长壮
发布时间:2017-12-28 编辑:湘声报-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忙,但有意义。”

  长沙雏鹰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刘科如此描述自己的工作。3年前,她的“毛毛虫变形记”项目被长沙市青年社会组织孵化中心相中,并成功孵化出雏鹰社工中心。依靠这个项目,雏鹰社工中心当年获得了长沙县10万元政府购买社会服务资金。


  

  之后两年,原本从事心理咨询师工作的刘科带着社工团队,一对一为10名有着不良行为(其中两人因涉罪接受社区矫正)的青少年,做心理辅导、咨询和干预。经过一系列的矫治手段,10名问题青少年成功回归校园或走向社会。目前,雏鹰社工中心也由长沙县一个服务点扩展到在雨花区、岳麓区、天心区、芙蓉区分别设立服务点。

  

  长沙一批由青年人成立的社会组织,正在发挥着独特作用。但他们运作的项目也面临着亟待破解的难题。

  

孵化平台遍地开花

  

  从最开始的孵化到现在5个服务点的设立,雏鹰社工中心和很多青年社会组织一样,享受着房租水电费用全免,办公设备、活动场地免费使用,互联网宽带免费等诸多配套服务。雏鹰社工中心所在的芙蓉区青年社会组织孵化中心——“创益蜂巢”,是由共青团芙蓉区委、  荷花园街道和德政园社区建设管理,内部聚集着10家社会组织。

  

  近年来,由省、市、县各级团委建立的青年社会组织孵化平台已在湖南遍地开花。

  

  “社区群众需要青年社会组织的服务。”富雅坪社区副主任李召进表示,社区居委会人力有限,社会组织常年服务居民,正好弥补了社区服务的短板。

  

2.png


  近年来,长沙市启动了社区提质提档改造,其中明确,发挥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在基层治理中的积极作用,促进社区组织、社区居民、社会组织“三社”共同发展。

  

  “这是社会组织发展的一个契机。”刘科说,如今很多社区会主动寻找社会组织来合作,青年社会组织依托社区,提供服务,社区则为社会组织提供免费的场地和公共配套服务。

  

青年社会组织面临难题

  

  刘科至今都为只坚持了两年就中止的“毛毛虫变形记”项目感到惋惜。社会各界虽然认可该项目,但他们却没有赢得资金支持,因为政府购买该项目的服务只有两年。

  

  “每年政府都有不同的工作重点,各相关部门按照政府工作重点,在年初会发布一批政府购买服务的项目。”刘科说,各种社会组织要按照政府的需求,设计项目计划书,然后拿着计划书去跟政府对接,寻找购买服务的机会。而这种遵循政府需求来设计服务项目的模式,无法保持项目的连续性。

  

3.png


  就在“毛毛虫变形记”项目停止后不久,雏鹰社工中心的两名员工向刘科提出了辞职,原因是每个月2000多元的工资,让他们难以坚持。

  

  刘科介绍,社工、心理咨询师的工资是从政府购买服务的资金里发放的。期间,政府部门会对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评估、验收,每一笔资金的使用,都需要经过政府部门的审核。社工组织在使用经费时,不能在人力成本支出上占用太多。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李斌对青年社会组织运行现状进行了多年调研,他认为,人才流失,对湖南青年社会组织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社会组织因为公益性,没办法像企业那样实施人才激励,社工的上升通道匮乏。因为人才不足,致使湖南很多社会组织处于零散化、不够专业的状态。

  

4.png


  如今, 3年前与雏鹰社工中心同时孵化的一批青年社会组织,存活下来的只有2家。

  

  李斌发现,青年社会组织面临的困境还远不止于此。社会组织认知度低、缺乏应有的社会评价和地位,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和品牌不足,政府部门的监管和引导不恰当,都有可能成为青年社会组织消失的原因。

  

多措并举促进发展

  

  日前,团省委举办了“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座谈会,专题协商如何扶持引导青年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刘科建议,民政、 共青团、文明办、妇联等部门在支持青年社会组织发展过程中,应建立联动工作机制,整合政策、资金、学习培训等资源;制定统一的政策,指导各部门进行政府购买服务,适度监管并引导社会组织,促使社会组织产出真正适合民众需求的品牌产品,不能急功近利。

  

  团省委副书记李志超认为,社会组织的存在是帮助政府完善服务功能,政府部门在资金、政策上的支持应进一步加大。他建议,政府相关部门要构建青年社会组织综合服务体系,加强青年社会组织骨干人才培养,早日将购买青年社会组织服务纳入财政序列;促进青年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完善和推动解决青年社会组织的合法化、机制化和发展效益问题。

  

5.png


  针对人才流失的困局,省政协委员、长沙民政学院社工学院院长史铁尔教授建议,政府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社会组织发展的职业化制度设计,提高工作稳定性,同时要将青年社会组织纳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中,同等对待社会组织创业创新。


END

文|湘声报记者 许望桥  

图|受访者提供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