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独家!鸿茅药酒案当事人回家,代理律师是湖南湘阴县政协委员
发布时间:2018-04-19 编辑:湘声报-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今天(4月18日)下午6时,谭秦东与律师胡定锋一起乘坐飞机返回广州。

 

此前一天,撰文吐槽鸿茅药酒后被跨省抓捕的谭秦东,被取保候审,走出了内蒙古凉城县看守所。


640.jpg

昨天(4月17日)下午,谭秦东(左)被取保候审,与胡定锋律师在内蒙古凉城。


连日来,由凉城县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办理的“谭秦东损害鸿茅药酒商品声誉案”,成为社会关注热点。


谭秦东曾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获得硕士学位。谭秦东的代理律师胡定锋,是广东舜华律师事务所主任。湘声报了解到,胡定锋同时还是湖南湘阴县政协委员。


在谭秦东和胡定锋登机前,湘声报记者通过电话对他俩进行了专访。




640 (1).jpg

谭秦东今天下午乘飞机回广州前接受湘声头条采访。胡定锋供图


对话谭秦东


湘声头条:你为什么要在网上发文章,而且标题提及“毒药”两字,是为了博取眼球吗?


谭秦东:当时在朋友圈看到一篇比较火的医药类科普文章,一位医药圈的朋友就建议我也写一篇。我的印象中鸿茅药酒广告打得很响,就在网上搜索了它的相关资料和文章,想从科普的角度谈谈鸿茅药酒夸大药效和虚假宣传。


我博取的是老年人,特别是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这些人的眼球,如果不用刺眼的标题,就不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他们还会一如既往地去买这种药酒来喝。


湘声头条:后悔写这篇文章吗?


谭秦东:不后悔,为什么后悔?人这一辈子,总要说两句真话、干两件有意义的事情,刚好我就做了。


湘声头条:有没有想过因为一篇文章会被警方抓捕?


谭秦东:我是运气不好,有这么多人写了批评性的文章,却独独抓了我(笑)。


我认为事有蹊跷,在抓我进去时,仅仅只有2000多的阅读量的文章,怎么可能造成100多万元的经济损失。回过头来一想,因一篇标题敏感的科普性文章,千里迢迢赶到广州抓人,有一种杀鸡骇猴的感觉。我比较困惑的是,他们是否想利用我这个草根小医生作典型,用来警示整个医生行业,让全行业都不敢说真话。

湘声头条:从看守所出来,你现在的心态是什么?


谭秦东:大悲大喜、峰回路转,这两个成语可以形容我的感觉。


湘声头条:经历这近100天的拘禁,自由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谭秦东:新生,以及珍惜现在的生活。


湘声头条:取保候审,意味着你还有着失去自由的可能?


谭秦东:已经有心理准备,但我更愿意相信这个社会是有公平正义的。


湘声头条:如何看待现在各方的关注?


谭秦东:我相信这次如果没有网民和媒体的关注,我不可能得到阶段性的取保候审。


湘声头条:这次经历了这么多,对以后的生活有信心吗?


谭秦东:有,还是会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好医生,多做公益回报社会。

湘声头条:现在即将登机回家,你的心情如何?


谭秦东:昨天刚出来时心情激动,还未从被拘禁的状态中调整过来,有些言不达意,语速也缓慢,感觉都十分凝重。到今天心情慢慢平复下来,非常期待见到自己的家人,希望飞机早点起飞尽快到家。


640 (2).jpg

胡定锋是广东一律师事务所主任,同时是湖南湘阴县政协委员。


对话胡定锋律师


湘声头条:你是什么时候接受代理此案的?


胡定锋我是在1月20日左右接受此案的代理,我的一位朋友是谭秦东家属的亲戚,于是将我介绍给了谭秦东家属。一接触到这个案件,我就感觉有些离谱。

湘声头条:当时,你是如何分析案件的?


胡定锋:我认为,谭秦东的撰文就是一个科普类的文章,对鸿茅药酒并没有恶意抹黑。文章目的是明确地告诫老年朋友,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不要轻信鸿茅药酒的虚假广告,这类广告有误导购买的嫌疑。谭秦东在文中所运用推理的医学论据事实,对鸿茅药酒并没有危害。


文章标题中“毒药”的措辞,用得不妥,是带有情绪化的表述,但这并非是捏造事实。一方面,从客观上来说此文不存在捏造事实的行为。《刑法》第221条中明确规定,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是指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我认为,文章中只是质疑鸿茅药酒“包治百病”“放大疗效”等问题,不存在捏造事实的情况。另一方面,从主观上来说,他并非使用攻击性的语言故意抹黑和解读鸿茅药酒,只是指明它存在虚假广告的客观事实。


湘声头条:你第一次见到谭秦东是什么时候?


胡定锋:我们第一次会面是在1月26日,当时他的状态还好,认定自己无罪,也坚信自己很快就可以出来。他认为自己的文章不可避免地影响了鸿茅药酒的商品信誉,但却没有恶意,并非故意抹黑。


湘声头条:近100天来,你主要围绕哪些方面开展工作?与哪些方面进行了交涉?


胡定锋:我首先与办案单位取得联系,进行沟通。一是撰写了律师辩护意见书;二是申请了谭秦东的取保候审;三是以谭秦东的名义撰写和提交了比较全面、详细的申诉书。


但是,办案单位对我们提交的申诉书文件,并未仔细研究,更多的是关注所在单位领导的看法和意见,以及鸿茅药酒方的态度。这导致第一次的取保候审没有做成,如果当时取保候审通过的话,可能后面就不会引发媒体关注,更不会导致如此大的舆情。


湘声头条:你与鸿茅药酒生产企业交涉过吗?


胡定锋:我们曾通过一个中间环节,申请见面沟通,但被拒绝了。


湘声头条:在与当地警方和检方交涉过程中,你感受如何?


胡定锋:警方的态度十分明确,取保候审需要鸿茅药酒方面的同意,反之,则没有希望。他们认为这个案件应该“快审快结”,并尽快移送检察院。他们还和我们说,必须做有罪辩护,他有一个好的认罪态度,才能够“尽快判”“轻点判”。


湘声头条:你一直主张做无罪辩护,曾说如果要做有罪辩护,宁愿选择不接受委托?


胡定锋:从专业角度来说,我感觉此案做无罪辩护难度更小,有罪辩护难度大一些。更何况,如果做有罪辩护,我很难说服我自己。


我与谭秦东在3月12日的第二次会面时,他的情绪有一些波动,态度发生了转变。他说:想尽快出来,只有快点认罪,不然判得更重。


因为那时,当地办案人员私下给谭秦东家属推荐了一位在凉城的委托律师。那位王律师与我的办案思路有分歧,他主张有罪辩护,尽快认罪趁早出来。这直接导致原本已经交给办案单位的无罪申诉书,又撤了回来。我当时沉思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向谭秦东的妻子说,如果这样就没必要(让我继续辩护),您让这位律师作辩护算了。


湘声头条:当时主要考虑到什么,打算放弃辩护吗?


胡定锋:第一,是自己的观点得不到采纳;第二,我的辩护意见,可能会让谭秦东的判处更重。因为王律师本身与当地办案机关更为熟悉,那边已经向王律师表态,只要认罪,就会快审快结,尽快出来。


湘声头条:谭秦东一案近3个月悄无声息,是什么原因导致突然成为舆论焦点?


胡定锋:我认为此案属于典型的公众案件,也是一个典型的法制新闻。之所以能成为舆论焦点,有多方因素。第一,社会舆情对药品虚假广告、保健品市场乱象早已深恶痛绝,希望政府能出面,出台相关整治措施;第二,鸿茅药酒这样的大企业,将原本属于民事侵权的案件上升到刑事犯罪的地步,让公民对自身的言论自由产生怀疑。近年来针对鸿茅药酒的批评报道不断,但造成的影响却不大,引人深思。

湘声头条:你认为谭秦东在这件事中有无过错?公众如何合法地行使表达权?


胡定锋:公众在网上发表批评文章时,应注意自己的措辞。既要能达到警示的目的,又要不构成损害名誉权和商品声誉,这个边界需要公众自己去把握。


消费者拥有表达自身看法的权利,但本案中,谭秦东是作为一个医生,在告诫消费者鸿茅药酒存在虚假宣传的行为,我认为应该给予更为宽松的环境,要适用刑法的“谦抑”原则,能采取其他手段规范的,就不宜使用刑法去对付。


湘声头条:重获自由的谭秦东状态怎么样?


胡定锋:昨天下午6点左右,他从凉城县看守所出来时状态非常不好。里外信息的不对称,导致他看起来已与社会脱节。后来在看到一些媒体的报道,尤其是最高检以及公安部对此事的关注后,情绪逐渐稳定。


湘声头条:取保候审意味着什么?


胡定锋:现在还是一个逗号,并非最终结论。凉城县检察院和公安局现在还在限时一个月的补充侦查过程中。一个月后,要么继续移送检察院,要么就认定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不移送。如果是后者的情况,那才叫做正式获得自由。我们要以他们的具体通知为准。


湘声头条:从法律专业角度看,警方跨省抓捕是否涉嫌滥用权力?


胡定锋:跨省抓捕本身在程序上不存在问题。此案最大的问题在于立案不严,刑事案件在立案后要启动司法侦查程序,利用各种侦查手段,可能会涉及到对人身自由的限制。立案时,对现有的犯罪证据需要具体研究,如这个人到底能不能抓,抓了后是否可以移送起诉等等。


湘声头条:下一步,你打算怎么代理此案?


胡定锋:继续配合办案单位对案件的侦查,做到随传随到。同时,会针对整个案件是否构成犯罪,向办案单位提供一个完整的意见。根据下一步公安机关侦查的结果,开展相关工作。


湘声头条:你认为此案是因为舆论关注才出现转机的吗?


胡定锋:正义也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这个案件取得现在阶段性的进步,媒体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有一点必须明确的是,谭秦东的行为并未达到犯罪的标准。只是说,如果没有媒体和社会各方的关注,这个案件可能会拖更长的时间。


最高检和公安部的关注,让我们可以通过此事,看到司法的进步。我们希望能通过这一个案促进食品药品行业的管理,也可让更多人了解,在刑事诉讼中如何正确使用法律。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