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天下水,牵动众人心。
4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省长许达哲的陪同下,先后来到岳阳市君山华龙码头和城陵矶水文站,察看长江湖南段和洞庭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情况,听取湖南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情况介绍。
“绝不容许长江生态环境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继续恶化下去,一定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条清洁美丽的万里长江!” 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字字千钧、声声入耳。
4月27日、5月2日,杜家毫分别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和长江岸线整治专题会议。他强调,要以此次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岳阳为重大契机和强大动力,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推进长江岸线整治和洞庭湖生态环境治理,着力补齐生态环境这块短板,加快形成“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强大合力,确保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在湖南落地见效。
滔滔长江水,浩浩洞庭湖。
去年8月,为落实中央第六环保督察组的要求,湖南发出了打好洞庭湖生态环境保卫战动员令;同年12月底,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洞庭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确保还洞庭湖“一湖清水”。
为落实中央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精准履职,今年,湖南省政协决定开展“洞庭湖生态环境治理推进落实情况”的专题协商和民主监督,省政协主席李微微担任总课题调研组组长。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九三学社省委、民盟省委分别成立调研组,并下设踏察小组。
“踏察”一词,首次亮相于政协履职之中。
一个月来,委员们步履匆匆,风尘仆仆,多组分段实地开展踏察行动。或夜间赶路,或头顶烈日,或风雨无阻……他们在用脚体验、用心感知母亲湖的今昔之变时,直指问题,贡献智慧,只为永葆母亲湖的生机与活力。
为何开展踏察行动?如何开展踏察?踏察效果如何?……湘声报为你解读背后的故事。
创新履职
踏察行动有活力
“唯有创新,政协才能有活力。”
自2016年起,李微微多次强调要以创新思维推动政协工作。
年初,省政协人资环委主任张智军就开始谋划人资环委的工作开展。
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泊。湖南省政协成立至今,对洞庭湖治理的关注与建言从未中断。
新时代,如何才能用新方法实现新作为?省政协最终确定以“踏察行动”开展今年的这项重点调研。
“不同的踏察点,可以看到不同的问题,综合起来,就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了解情况。”张智军认为,徒步踏察是为了让整个调研做得更深更实,深入基层一线发现问题,才能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但洞庭湖治理涉及面广,问题多而复杂。如何踏察?踏察哪些地方?哪些人参与踏察?……为此,调研组成员不断完善踏察行动方案。
2月27日,省政协“洞庭湖生态环境治理推进落实情况”专题协商和民主监督启动会召开。“政协委员环洞庭湖踏察行动”一亮相,就备受委员关注,大家纷纷点赞,也提出了意见建议。
最终,由省政协人资环委、社法委,九三学社省委、民盟省委牵头成立四个分调研组,再各设若干实地踏察小组,分别前往岳阳、常德、长沙、益阳等地的洞庭湖沿线开展调研。
为全面了解洞庭湖的情况,踏察行动将环湖部分分为若干个段和点,其中既有核心保护区,也有缓冲区、实验区,并兼顾湖上、岸边,以及退耕还湿项目和垃圾分类减量示范点等。
踏察小组可统一行动,集中完成踏察,也可自行组织分别前往踏察点。
踏察小组成员表示,“水里的问题在岸上,岸上的问题找源头” “生态环境治理调研既要微观又要宏观。要成立水质量监测分析组,用数字说话”“要从全流域统筹考虑,在理顺体制机制上发力”……
如何既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合力,又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这是调研组一直思考的问题。
经反复讨论,课题调研组决定,调研可对外开放,邀请环保志愿者、相关专家参与踏察。
“我长在洞庭湖,对洞庭湖深有感情。受邀参与了一次踏察活动,真切感受到了政协创新开放的精神。”省政府参事室副主任李跃龙长期倾心于洞庭湖研究,曾编著《洞庭湖的演变开发和治理简史》,他认为,政协组织大规模踏察,将进一步激发社会各界关注和参与洞庭湖治理与保护的积极性。
真抓实干
踏察监督不含糊
此次踏察行动,一项重要的原则就是以问题为导向,促进问题解决。
在调研组看来,这也是省政协创新民主监督形式、提升委员参与民主监督的组织化程度的有力探索。
加强民主监督需要苦练内功,不打无准备之仗。
踏察之前,省政协调研组多次召开讨论会,并给每位委员发了一个资料袋,袋里装着省政府印发的洞庭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等多份材料,上面详细记录着问题类型、问题内容、治理措施以及主体责任单位等。
春风拂动,踏察开始。每到一地,踏察小组成员看得仔细,问得认真:“畜禽养殖是否退出?”“违规采砂还存在吗?”“企业是否还有直排、不达标现象?”……
华容县云光养殖场是一个踏察小组临时选择察看的一个点。面对踏察小组,该养殖场负责人自信满满,“已经达到零排放了!没有问题!”但参加踏察的宋娟娟、纪雄辉等委员并未轻信,他们沿着一条小路发现养殖场尚未处理的一湖黑臭水体。
踏察小组成员一边叮嘱养殖户“若不早点解决,代价将更大”,一边及时对接岳阳市政府。“像云光养殖场这样的情况,他们解决黑臭水体的能力有限。若不解决,遇上大雨,臭水就漫出农田,最终将流向洞庭湖。”
各踏察点的水质究竟如何?为此,有踏察小组邀请了洞庭湖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首席专家欧伏平等人随行,直接到湖区检测。为了取样更科学,每到一个点,工作人员要么划船到离岸较远处的湖中取样,要么走一段距离再取样。
……
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各个踏察小组表示,推进洞庭湖的治理与保护是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是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出在哪就要加强对哪里的监督,不能有一点含糊。
一朵政协云
踏察履职不停步
3月起,从开启踏察行动,到形成踏察“微报告”“微建议”……踏察小组成员的身影不停地在政协云闪现。
一段时间以来,夜已深,省政协人资环委办公室却灯火通明。原来,是办公室工作人员在搜集整理从洞庭湖区各个地方传来的“微报告”和踏察活动资料,之后再一一上传提交到政协云平台。
目前,一批批“微报告”有力推动了洞庭湖的治理与保护工作。
益阳南县境内舵杆洲便是其中一例。此前洲内有400口养殖网箱,如今都已被拆走。
3月30日,黄加忠委员在踏察过程中发现养殖业主一边组织工人进行网箱焊建,一边向湖塘投放网箱。
踏察小组形成“微报告”,发布在政协云上。此事迅速引起了益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4月18日,益阳市委书记瞿海率队开展环洞庭湖生态治理巡察,进一步掌握了舵杆洲网箱养殖的详细情况,当即责成南县迅速行动,坚决拆除舵杆洲养殖网箱。
但黄加忠委员并没有停步,再次赶到舵杆洲,督促拆除养殖网箱,并在随后的几天时间密切关注拆除进度。如今,舵杆洲已是一片宁静,碧波荡漾。
在一个多月时间里,委员们将在洞庭湖区的踏察经历以及自己的所思所想,通过政协云及时发表,也让社会各界对踏察行动有了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若干年后,希望洞庭湖重现八百里如画美景。在湖里行船时,江豚在船后面跳舞;候鸟归来的季节,鸟儿围着船飞来飞去,有时候还会落到船舷上,一点都不怕人。”
在踏察组成员看来,这应是洞庭湖真正的模样。人与湖和谐共生,八百里洞庭美如画。他们期许,今天的实地踏察履职,能换回洞庭湖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END
文|湘声报记者 陈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