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废弃矿坑变身主题乐园,背后有哪些“不可能”? 百米深坑造出“逆天工程”
发布时间:2020-07-31 编辑:湘声报-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湘声报记者刘敏婕 通讯员邝瑶 林雨


  将一个冰雪世界修建在百米深坑之上,使大型废弃矿坑通过生态修复转化为“两型”主题乐园——2013年长沙市湘江新区这个“大胆冒险”的想法,被美国探索频道称为“世界十大不可能完成的项目之一”。


  经过6年建设,位于长沙大王山旅游度假区的湘江欢乐城在7月初开园,“悬浮”于矿坑之上的欢乐雪域便是其核心项目,这也是世界首个建在百米深坑之中的主题乐园。


  “这是长沙老工业基地向绿色新城转化的代表作,也是目前国内生态修复的典型。”长沙市政协委员、湘江集团项目管理中心副总经理蒋正良见证了欢乐雪域从立项到建成的过程。


  回首6年的心路历程,蒋正良不禁感慨:“这样的项目,人生能遇到一次已非常难得。”


56586_zhangchunmei_1596113031622.jpg湘江欢乐城鸟瞰图


  立项论证花了一年时间


  如何把城市的伤痕变成瑰宝?这个“深坑上的冰雪王国”,是长沙市近年来进行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的新尝试。


  离长沙市区10公里之距的坪塘,原为老工业基地。由于这一片石灰岩资源较为丰富,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陆续集聚了数十家建材、水泥、化工企业,污染比较严重。


  2008年6月,坪塘镇从望城县划到长沙市岳麓区。2009年,根据长沙市整体规划,坪塘的13家涉矿企业全部退出。成立于1958年的原湖南省新生水泥厂首先搬迁。经过50年的采掘,水泥厂原址留下了一个长440米、宽350米、深100米、敞口面积达18万平方米的巨型深坑。


  “天晴一身灰,下雨一身泥,是我们当时工作环境的真实写照。”2012年1月,蒋正良从湖南大学设计研究院辞职,进入长沙先导土地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时,对这片土地上大大小小的废弃矿坑印象深刻,而新生水泥厂采石基地是其中最大的一个矿坑。


  如何把这些满目疮痍、千沟万壑、杂草丛生的地表“疮疤”进行生态修复利用,实现老工业区转型发展,完成城市片区蜕变,成为摆在开发者眼前的难题。


  “对于这一片区的开发思路,光论证就花了一年时间。”蒋正良回忆,经过反复论证,从房地产到工业的思路都被否定了,最后确定的方向是旅游度假区。


  “湖南是旅游大省,长沙是全省的旅游中转站,除了岳麓书院、橘子洲等自然或历史人文景点,缺少类似于广州长隆、上海迪斯尼这种体验型的大型主题游乐景区。”蒋正良介绍,当时考虑到发展旅游业不仅符合“两型”要求,还可安置当地失业工人。


  在考察了国内外一些成功的旅游度假项目后,迪拜的室内滑雪场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当时国内还没有这种游乐性质的室内滑雪场,因此有人建议利用矿坑建设室内滑雪场。


  2013年5月,矿坑生态修复利用工程被正式立项,由此拉开了大王山旅游度假区建设的序幕。


  最大程度保留矿坑原貌


  2013年,通过全球招标,奥地利蓝天组设计事务所的概念方案中标,包括欢乐冰雪世界及一个100米高的五星级酒店,总建筑面积达15万平方米。


  “按照最初设计,欢乐雪域看起来完全漂浮于深坑之上,外型更为酷炫,但由于造价太高,我们对方案进行了优化。”湘江集团湘新投公司湘江欢乐城设计小组组长刘翼告诉湘声报记者,最后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在蓝天组的概念基础上,对项目重新进行了原创设计。


  站在位于滑雪场上方的欢乐水寨,可以看到周围深坑崖壁的巨大落差。为了最大限度保留矿坑原始风貌,设计团队以地景式建筑的处理手法,将长230米、宽160米的主体建筑“悬浮”于矿坑之上。


  但冰雪世界室内面积约3万平方米,空间净高24米,要在如此大的空间保持-5℃的低温,并非易事。


  冰雪世界主体结构由功能平台与钢结构组成密闭空间,在以阿尔卑斯风情打造的欢乐雪域中,顶部28台冷风机、15台造雪机源源不断通过喷射管给雪道补雪。屋顶则借助水上乐园的水体形成独特保温屏障,再加上顶部厚达22厘米的保温板,相当于给建筑穿上了一件“保温内衣”。


  刘翼介绍,华东设计院团队将水上乐园垂直叠加于滑雪场之上,在降低用地面积之余,令滑雪场屋顶大面积覆盖在水体、绿化之中,既让游客领略矿坑的风光,又使其增加一道天然的隔热屏障,降低冰雪乐园日后的运营和维护成本。


  施工难度世界罕见


  在湘江欢乐城之前,中国矿坑修复最著名的案例是上海世茂深坑洲际酒店。这个海拔负88米的酒店依附深坑崖壁而建,是世界首个建造在废弃深坑内的自然生态酒店。


  2014年7月,湘江欢乐城动工开建,欢乐雪域成为长沙老工业基地向绿色新城转化的代表作。在项目团队看来,这和长沙市以及湘江新区领导的决心密不可分,总投资20余亿元,各级领导换了几批,但是对湘江欢乐城的支持力度始终没有变。


  “6年建设期间,遇到了无数难题。就深坑建设而言,我们的难度超过了世茂深坑酒店;就钢结构建设而言,我们的难度超过了鸟巢。”刘翼介绍,该冰雪世界项目体量大、施工难度大,国内无先例可以参考借鉴;地质条件复杂,技术难度空前。因为建设难度太高,原定开园计划被延迟,承建方每天都在赶进度。


  “坑深100米,相当于33层楼的高度,光建筑材料如何运到下面就是个大难题。”蒋正良感慨,“但我们一直很有信心,因为中国的建筑技术在世界上已处于领先地位。”


  整个欢乐雪域的“大盒子”重达20余万吨,要安全、稳定地落坐矿坑之上,依靠48根墩柱和18道剪力墙支撑起来;屋顶上还要修建一个3万平方米的水上乐园,钢结构承载要求比北京鸟巢体育场更高。中建五局为此研发出一套“百米深坑多功能复杂建筑绿色建造施工技术”,最高峰时有约2000人同时参加建设。


  这个前所未有的项目,引起了美国探索频道的兴趣,并将其称为“世界十大不可能完成的项目之一”。从项目开工之前,探索频道摄制组就前来拍摄,此后每年不定期来长沙拍摄进度。


  重庆大学教授、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学会资深会员张希黔评价:“湘江欢乐城项目对于城市修复、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它的施工难度世界罕见,运用了大量先进技术和绿色施工技术,破解了大量世界级施工难题,也是中国建筑绿色建造、智慧建造的典范。”


  如今,看到游客在欢乐雪域开心滑雪,刘翼和团队心里有一种满满的成就感:“等再过几年其他项目都建成后,相信大王山将成为中南地区甚至中国的旅游中心之一。”


56588_zhangchunmei_1596113100471.jpg

  湘江欢乐城的前身是一个开采了50年的矿坑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