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声报记者白杨
7月29日,长沙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中心(以下简称“长沙反电诈中心”)发布了上半年电信诈骗警情数据:1-7月,长沙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立案数,占刑事案件总数的41.74%,同比上升68.32%;涉案损失同比上升75.68%。在其他类型刑事犯罪不断下降的情况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持续攀升,已成为刑事犯罪的主流。
目前,公安部门已与三大电信运营商深度合作对接,多家全国性商业银行入驻反电诈中心合署办公,实现了一站式紧急止付、快速冻结,形成了针对各类骗局的创新联动协作、打防协同机制。
类型1
网络贷款诈骗
“贷款公司”来电,骗走3万余元
2020年3月,长沙刘先生接到一名自称贷款公司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称该公司可以进行无抵押、免担保、低利率、快速放款。当时,刘先生因急需资金周转,对此信以为真。之后,他接到收取服务费、保证金、刷银行流水、检验还贷能力等的电话,由此被诈骗3万余元。
长沙市反电诈中心提醒,市民不要轻信陌生的来电、短信,不要点击来路不明的贷款链接、广告;如果需要办理贷款、信用卡,应选择正规渠道,不要轻信所谓的“代办”人员;面对任何要求先缴纳费用等涉及资金转账的,市民都要高度警惕。
类型2
兼职刷单类诈骗
宅在家里兼职刷单被骗2万余元
据介绍,网上兼职刷单类诈骗发案量大,受害人以大学生、家庭主妇群体为主。
3月中旬,长沙的王女士收到一条“门槛低、回报高、结算快”的网上刷单短信。她按照短信内容,添加了对方QQ。对方详细向王女士介绍了“刷单”流程,并发给其刷单付款链接,在第一次刷单付款后对方返还了本金和佣金,王女士信以为真,选择大额刷单交易。事后,对方以各种理由拒不返款并将其拉黑,王女士因此被骗2万余元。
长沙市反诈中心提醒,不要轻信陌生短信和网上的兼职信息,不要添加陌生QQ及微信好友,不要随意填写个人信息;兼职要认准正规中介机构。另外,网上刷单本身属于违法行为,不能参与其中。
类型3
冒充客服和虚假购物诈骗
“客服”称包裹丢失,理赔成陷阱
3月初,长沙的李先生接到一名自称某购物网站客服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称其快递包裹在运输途中遗失,可以办理理赔。当时,李先生确实有包裹未收到,就信以为真,按对方要求添加了“客服”QQ。
李先生在对方的引导下,在相关页面填写了个人信息、银行卡账号、取款密码、手机验证码等信息。事后,李先生收到银行卡中5万元被转走的短信,才意识到被骗。
长沙市反电诈中心提醒,不要随意轻信所谓的“客服”来电,不要直接打开不明链接,更不要透露支付软件密码、银行卡密码、手机验证码等信息;在网购时,要认准正规电商网站,购物退款、理赔等问题要确认官方客服身份;陌生人要求操作转账或借呗等借贷产品,一定要保持冷静、提高警惕。
类型4
类型四:虚假投资理财诈骗
嘘寒问暖的“美女”是27岁男子
5月中旬,王先生在某交友平台上认识了一位女性,对方自称名叫杨丽玉,离异独自带小孩在深圳一家计算机公司上班,双方于是互加好友。“杨丽玉”每天对王先生嘘寒问暖,十分关心,两人通过网络聊天才几日,便迅速确定了恋爱关系。
5月27日晚上,“杨丽玉”告诉王先生自己所在公司测试出一彩票网站的漏洞,保证稳赚不赔,希望王先生帮忙操作自己的账号购买彩票。王先生按照对方提示,先后操作4次全部买中,并成功提现。王先生在“杨丽玉”的怂恿下,也注册了账户,并先后8次充值44万元至对方账户。在账面显示盈利50多万元的情况下,王先生尝试提现却不成功,怀疑被骗。
“案件破获后,那个‘杨丽玉’其实是个27岁的男子。”长沙市反电诈中心民警介绍,“杀猪盘”诈骗中,这些彩票、赌博网站都是由该团伙直接操纵输赢和资金账户的虚假网站。
“在最初受害人小额投入时,犯罪嫌疑人会通过修改后台数据让受害人盈利并成功提现,然后不断诱导受害人进行大额投入,得手后就迅速关闭网站并将受害人拉黑。”民警介绍。
类型5
冒充公检法诈骗
被“唬住”的170万元不翼而飞
6月6日,长沙市民王女士接到自称“长沙市通信管理科工作人员”来电,说王女士名下一张银行卡涉嫌违法犯罪,已被公安机关立案调查,并将王女士的电话转接到“北京市海淀区公安局刑侦大队”。电话转接之后,自称“伍警官”的人说,王女士牵涉到一起重大刑事案件,要求她配合调查,并提供了“办案”QQ号码。
“伍警官”在QQ中向王女士出示了“警官证”,并通过视频对王女士做了笔录。6月9日,“伍警官”又给王女士发送一个网站网址,声称要对王女士的银行卡进行公证调查。王女士点击进入该网站,发现页面显示为“最高人民检察院官网”,她按照“伍警官”的“指令”,点击该网页中的“财产清查”模块,填写了自己的身份证号、两张银行卡卡号、密码和U盾密码。
6月10日上午,通过QQ语音通话,“伍警官”不断向王女士索要银行卡验证码,被“吓唬”住的王女士将验证码告知了对方。当晚8时,王女士发现,自己两张银行卡内共计170.8万元均不翼而飞。此时,她才意识到被骗。
长沙市反电诈中心提醒,政府机关、部门之间不会直接相互转接电话,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短信、网络聊天等方式办案,更不会通过网络视频发布通缉令、逮捕令、财产冻结令等法律文书。此外,公安机关不会进行所谓资金清算、财产清查,也不存在任何所谓“安全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