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湖南有绝对优势,老牌千亿级产业有这些目标和短板
发布时间:2020-08-12 编辑:湘声报-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前不久在株洲面世的重载铁路“动力之王”——神24电力机车,刷新了轨道交通装备的世界纪录;长沙磁浮将直连黄花国际机场T2、T3航站楼,还可能延伸至浏阳;不久的将来,可在凤凰县乘坐旅游观光磁浮列车……湖南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大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1.jpg


  作为湖南首个达到千亿级的产业,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是在湖南行业地位高、产业规模大、创新能力强、产业链条完整,且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千亿产业如何再升级?冯江华、苏孝群、刘金旺等省政协委员在今年年初提交提案《将湖南轨道交通产业打造成世界级产业集群》。该提案由省工信厅承办,省科技厅、省商务厅、省发改委共同会办。


  今天(8月11日)上午,省政协召开该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提案者、承办单位、行业代表就提案办理情况,进行了协商交流。


2.jpg

湘声报记者 程琴怡/摄


  今年,中车株洲收购了德国福斯罗机车。此次收购的完成,被认为是中国轨道交通制造企业进入欧洲市场的里程碑事件,引起了西门子等国际巨头的高度关切。


  “一个产业建设了一个城,轨道交通产业让株洲这个城市立足于世界。”协商会上,省政协委员、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冯江华说,作为湖南绝对的优势产业,轨道交通产业有诸多“第一”头衔:诞生了中国第一台电力机车、生产了世界功率最大的电力机车、国内市场占有率连续6年保持第一……


3.jpg


  据承办单位和会办单位介绍,多年来,湖南高度重视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培育发展,出台了一批政策文件,在要素保障、项目审批、创新平台、科技研发等方面为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撑。


  由此,带来了一系列成果:攻克了自主可控新型接触器、无损伤激光清洗装备等9项“卡脖子”技术;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领域唯一国家级国际性专业展会长期落户湖南;“超级地下工程智能成套装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将为川藏铁路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湖南在轨道交通领域有刘友梅、丁荣军、田红旗等3名院士。


  承办单位省工信厅认为,提案提出将轨道交通产业打造成世界级产业集群,高度契合当前湖南产业发展方向。接下来,将继续做好区域整体战略研究和部署,支持搭建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布局集群科技创新项目,鼓励扩大集群对外开放水平。


4.jpg


  与此同时,国际对抗性竞争愈演愈烈,国际市场开拓难度进一步加大。国内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除了湖南,山东、四川、江苏等地纷纷布局打造千亿规模的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协商会上,来自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株洲国创轨道科技、株洲联诚集团等企业的业内人士,都坦言“压力山大”。


  在交流中,提出该提案的政协委员也指出,湖南还存在国际化技术、人才、资本等高端科创要素的聚合能力不够,地方轨道交通产业完整性不足等短板。


  当前国家和省里都提出了要将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打造为世界级产业集群。冯江华认为,目前相关定义还不是太清晰,要进行产业分析、制定规划、提炼要素,设计有针对性的路径。


  省政协委员、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教授邹峥嵘提出,既然是全省的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之一,除了株洲,可考虑在全省范围内布局,各地都可参与。


5.jpg


  “湖南是全国最大的轨道交通装备研发制造基地,但是对标世界级产业集群,我省轨道交通产业仍然存在一定的发展瓶颈。要加强平台建设,做好相关配套产业发展,才能做强做大产业集聚。”省政协常委、省贸促会会长贺坚说。


  人才培养是委员们关注的焦点。冯江华建议加强学科建设,引领带动创新。省政协委员、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常硕说水稻产业相似,也面临着其它地区“挖人”“抢人”的竞争,需要重视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


  省政协委员、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二级专职总师潘尚能从动力行业发展的角度,提出要重视基础研究,做好电力机车研究成果的转化。


END

文|湘声报记者 程琴怡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