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湖南省政协读书活动线上书香涌动,线下深入推进 农情农意“湘”当精彩
发布时间:2020-10-30 编辑:湘声报-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微信图片_20201012234821.jpg 


  □湘声报记者陈尽美


  自10月12日“全国政协书院”湖南省政协读书群上线以来,700多名省政协委员与全国政协委员一道,围绕“新时代乡村振兴”主题,聚焦《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深入交流、互学互促、共研共享、建言献策。


  与此同时,各类线下读书考察交流活动持续展开,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三级委员齐联动的形式,大家在“走”中学、在“读”中思,碰撞思想火花,凝聚广泛共识,共同为新时代乡村振兴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线上共读

  “金点子”“好声音”精彩纷呈


  精心准备导读材料,清晨带头在群内发言,引导委员互动交流,每晚总结当日读书情况……读书活动启动以来,每天的导读委员积极发挥作用,引导委员们结合工作实际发表读书体会。


  “规模经营”“效益引导”“产业融合”“工商资本下乡”“特色小镇”“土地流转”“粮食安全”等,成为委员们思考讨论的热词。


  在围绕“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主题讨论时,省政协委员金之剑认为,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夯实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


  在省政协委员刘小明看来,乡村振兴需要解决投入问题,对农村土地确权颁证,是土地资源转化为资产进而转化为资本的关键一招。


  住湘全国政协委员潘碧灵提出,要实现农村“物”的现代化,关键是推进农业的规模化、设施化、科技化、精细化,这“四化”到位了,农业现代化才会有“物”的基础。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障粮食安全”……一个个关于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热点难点问题,在读书群里持续讨论着。


  读有所得,读有所获。委员们表示,要将读书学习所得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建言质量,让读书活动成为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更好凝聚共识的有效途径,以新担当、新作为助力新时代乡村振兴。


  线下推进

    “接地气”“讲实效”收获多多


  如何让线上读书活动更接地气,如何吸纳更多实践经验成果?连日来,委员们围绕读书主题开展了系列线下交流活动,推动线上读书活动走实走深。


  读书群上线当日,近30名省政协委员来到长沙县浔龙河生态艺术小镇,同步开展了首场线下交流活动。


  几天后,20余名省政协委员和院士专家等,走进长沙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考察交流,探寻做优做强现代种业的路子。


  这些天,委员们先后走进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湖南农业大学,与农业领域的顶级专家、资深学者,探讨交流农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参观“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果展”,了解服务“三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科技创新成果;深入长沙县黄兴镇和益阳、邵阳等地的区县,在一线调研“三农”实际情况;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交流,倾听青年学子的心声……


  从10月中旬开始,省政协机关陆续举办“湘声大讲堂——厅局长谈建设新湖南”专题讲座,邀请省农业农村厅等省直单位主要负责人介绍有关情况。这也是线下读书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每场专题讲座,通过政协云向全体政协委员进行图文直播,各市州政协利用视频会议系统同步观看,使全省政协委员更好地知情明政、履职建言。


  线下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推动着省市县三级政协委员联动履职,引导着读书活动向基层延伸。


  群里群外

  “跨界别”“跨时空”凝聚共识


  湖南省政协读书群上线后,一批湘外全国政协委员持续关注和参与“湖南群”的读书交流。


  “湖南委员们对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深刻思考和方方面面的实践和建议,让我获益匪浅。”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丁伟每天在群里“爬楼”,不时表达自己对乡村振兴的看法。


  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叶小文持续关注着湖南政协读书群,当得知线下读书交流在基层开展,他在群里点赞:“湘军读书,读到乡村。”


  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驻会副主任刘晓冰期待通过委员们的读书带动社会各界人士多读书,以政协委员的共识凝聚更多界别群众的共识。


  “湖南政协读书群以‘新时代乡村振兴’为主题开展读书活动,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紧密衔接,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建言资政凝聚共识的可贵探索。”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驻会副主任杨小波认为。


  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董恒宇、重庆市政协副秘书长王济光等全国政协委员也经常在湖南读书群里分享心得体会。


  省政协原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通过读书群,寄语委员们:多读好书,读有益的书。


  跨界别、跨地域、跨时空的交流探讨,让委员们在交流中增进了共识,在互动中凝聚着力量……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