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0年底,湖南森林覆盖率达到59.96%,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66%。
□湘声报记者陈彬
春暖花开,又到了植树的好时节。
今年是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开展40周年。1981年,全国人大通过的《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规定:凡是条件具备的地方,年满11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除老弱病残者外,因地制宜,每人每年义务植树三至五棵,或者完成相应劳动量的育苗、管护和其他绿化任务。
为了创新全民植树尽责形式,全国绿化委员会于2017年6月印发《全民义务植树尽责形式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义务植树尽责形式分为造林绿化、抚育管护、自然保护、认种认养、设施修建、捐资捐物、志愿服务、其他形式等8类,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男11岁至60岁,女11岁至55岁,除丧失劳动能力者外,按照有关规划、标准和技术要求,无报酬地以直接或者间接方式履行植树义务”。
守护一片绿,共建绿色家园。全民义务植树开展40年来,湖南有9.56亿人次参与其中,47.12亿株苗木栽下去,树成荫木成林,绿满三湘。
新时代下,为了让人民群众更好、更方便地参与国土绿化,义务植树尽责形式推出创新之举——“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2019年,湖南成为国家“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试点省,开通了湖南全民义务植树网。
韶山风景名胜区、岳阳市森林生态博览园等地启动建设了“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并在互联网上发起“我在主席家乡养棵树”“我为岳阳森林生态博览园添新绿”等义务植树尽责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新的形式使适龄公民可以足不出户、以资代劳“云植树”,变“一季植树”为“全年尽责”。目前,“我在主席家乡养棵树”项目参与捐款尽责人数已达1.1万余人,获社会捐款近120万元,个人单笔最高认捐金额达到1万元。
“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模式渐成新潮流,备受青睐。
为助力公民更加便捷地义务植树,3月中旬,湖南“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移动平台正式在湖南林业微信公众号链接上线运行,公众通过微信就能履行义务植树法定责任。
与此同时,省政协也通过政协云平台开设了“关注森林”栏目,并将加强与湖南“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平台对接,发动全省政协委员开展“云植树”,推动全民义务植树开展。
“为有效证明适龄公民履行了植树义务,对于参与实体活动者,在‘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移动平台人工审核通过的,将颁发全民义务植树尽责证书或国土荣誉证书。”省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对于一年内在线捐资累计达到45元的,平台将自动颁发全民义务植树尽责证书;对于一年内捐资累计达到90元的,将自动颁发国土荣誉证书;对单次捐资超过100元的,平台将按照公众填写信息自动通知中国绿化基金会开具公益事业捐赠统一票据并寄送给捐资人,捐赠人属于企业的,可以凭票据享受公益性捐赠支出企业所得税抵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