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声报记者寻晓燕
通用航空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除军事航空和从事公共运输航空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动。滑翔伞、热气球、直升机以及无人机灯光秀、空中农林喷洒等,均属于通用航空范畴。
2020年,湖南成为全国第一个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省份。作为全国首批、湖南唯一的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株洲航空城迎来了通用航空产业高速发展期。
近日,省政协“强化长株潭引领作用,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重点调研课题组赴株洲就通用航空产业开展专题调研。
十年磨一剑
3月9日上午11时,株洲芦淞机场民用站坪跑道上传来一阵轰鸣声,一架在为学员提供运动类飞行驾照训练的轻型运动飞机,正滑行飞向空中。
株洲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渊江告诉湘声报记者,这款“株洲造”飞机是湖南山河科技研发的国内首款自主品牌轻型运动飞机——山河阿若拉(SA60L)。
黄渊江介绍,芦淞机场目前开通了多条低空旅游航线,采取包机的方式执飞。“以株洲至张家界航线为例,从1月开通至今,大约包机飞行了10多趟,运输100余人次,目前排队预约的已有不少。”
作为通用航空发展中重要的基础设施,通用机场建设是通航飞机“飞上去”“落下来”的重要基础条件。黄渊江介绍,芦淞机场是湖南最早布局的通用机场,从2010年开始选址,至2018年获颁A2类通用机场使用许可证,2019年正式投入使用,2020年升格为A1类通用机场,期间克服报批报建、工程建设资金紧张、试飞取证等多重困难,可谓“十年磨一剑”。目前,芦淞机场已是全省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获得军方和民航批复的双证A1通用机场,建有带维修保障功能的大型机库和航站航管一体的候机楼,机库可停放20架飞机,机坪设有10个停机位。
2016年以来,国家促进通用航空发展的政策密集出台后,湖南成立了由常务副省长任组长的航空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将航空产业列入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株洲市芦淞区委书记王建勇介绍,株洲趁势而上,在芦淞区规划建设了面积达58.1平方公里的航空城,并列入重点发展的五大千亿产业群之一,专门出台了促进航空配套产业发展扶持政策。
“株洲发展航空产业,有很多得天独厚的优势。”省政协委员周巧艺认为,株洲地处中南部地区,且附近旅游资源丰富,在半径1000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福州、广州、成都等14个省会城市。
优势已经凸显
“祝贺你们试制第一批爱姆十一型航空发动机成功的胜利……”1954年10月25日,一封毛泽东主席亲笔签署的嘉勉信从北京传到芦淞区国营331厂,令全厂职工沉浸在无比的喜悦之中。这是调研组在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参观时看到的历史镜头。
芦淞区被誉为“中国中小型航空发动机的摇篮”,新中国第一台航空发动机在331厂试制成功后,接连创造了中国航空史上10多个“第一”。
在湖南山河科技总经理邹湘伏看来,株洲通航产业不仅具备扎实的工业基础,在研发制造、航空救援、旅游、短途运输等方面,优势已经凸显,潜力巨大。
在山河科技株洲航空基地的成品机库里,陈列着即将交付的各款轻型飞机、无人驾驶飞机。
担任株洲市航空航天产业链链长的市政协主席蔡溪介绍,像山河科技这样的整机制造企业,目前株洲航空城有2家,此外还有发动机研制企业3家,配套衍生企业28家,株洲航空城内聚集了山河通航、翔为通航等14家通航运营企业,拥有罗宾逊R44、小松鼠等通用航空器40余架和执证飞行员近50人。
株洲航空城目前已累计投入建设资金70亿余元,建成约20公里的航空城骨干路网、30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等,未来将着力构建通航整机制造,中小航空发动机及关键零部件研制、通用航空运营,军民融合、中外结合的“一体两翼两合”发展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湖南省通用航空发展有限公司已经成立了长沙飞行服务站,借助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湖南将实现低空监视和通信系统全省覆盖,制约株洲通航产业发展的“上天难、落地难、监管难”三大难题将迎刃而解。
截至2020年底,湖南通用机场已达12个。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湖南省通用航空发展有限公司将投建“1+13+N”的通用机场网络布局,到2030年,湖南将达到119个通用机场,实现“县县通”。
改革模式需深入探索
“航空产业的快速发展,对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呼吁将南方航空技校升格,或与湖南航空工业职工工学院合并,组建湖南航空职业学院,招收全日制高职大专学生,提升办学层次,扩大办学规模。”株洲南方航空高级技工学校常务副校长易达芳在相关座谈会上建言。
“通用航空能否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广大消费者或许更需要物美价廉的产品。”省政协委员、南方航空湖南分公司原总经理慕新洪认为,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势不可挡,湖南要抓住先发优势,就要以更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抓住市场,必须考虑在降低制造成本,提高产品可靠性和耐用性、多样性等方面谋新路子。
省政协委员、财信金控集团副总经理斯洪标提出,株洲发展航空产业集群,要通过进一步挖掘政策性资金的扶持,比如设立融资链链长等,通过相对固定的班子,推动以更低的成本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整个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建设中去。
“湖南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是一场‘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模式,该领域的发展需要什么政策,需要多大的改革力度,都需要全新的研究和探索。”省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主任吴金明表示,希望通过重点课题的调研协商,推动党委、政府先行制定针对航空产业集群发展的规则和政策出台,更好助力“三高四新”战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