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湖南如何实现 “6小时预报、3小时预警、1小时叫应”?“最强大脑”应对汛期大考
发布时间:2022-06-10 编辑: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自5月22日进入雨水集中期以来,湖南已经历3轮强降雨过程,降雨量比常年偏多两成以上。特别是6月1日至6日,湖南出现了今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强度最大的降雨过程。


面对汛期大考,湖南相关部门依托科技力量,同频共振、密切配合,念好“防”字诀,形成了“提前6小时暴雨落区预报、3小时预警、1小时叫应工作”的预报预警工作机制,为防汛抗灾指挥决策提供了精准、专业的服务。


6月8日,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防汛抗灾新闻发布会上,有关部门负责人详尽介绍了湖南做法。


“6+3+1”多方位推送预报预警信息


何为“6小时预报、3小时预警、1小时叫应”?


省气象局副局长胡爱军进行了解读:“每6小时滚动发布精准到县的暴雨落区预报,每3小时向省防指成员单位实时共享最新雨情、雷达回波和后期趋势,省市县三级同步向党政领导和防汛抗旱指挥部门、应急、自然资源、水利、城建等部门以及重点乡镇开展叫应。”


在迎战暴雨中,气象部门通过完善精准靶向发布机制,及时靶向发布预警信息。


“我们通过12379平台向省市县乡村五级防汛责任人发送预警信息341.75万人次,联合自然资源部门面向切坡建房户发布地灾短临预警84.17万人次,基于电子围栏面向社会公众靶向发布红色短临预警606.95万人次。”胡爱军说。


“暴雨红色预警信号!”“雷电橙色预警信号!”“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在省委宣传部的指导下,省气象局、省广电局、省应急厅与省广播电台建立应急信息共享机制,实现预报预警信息全方位、多渠道推送覆盖。


全省111个县级“村村响”系统的43.57万只喇叭,紧锣密鼓开展应急广播,发出预警信息“最强音”。与此同时,通过铜锣、上门告知等方式,及时将预警信息通知到预警范围内的每户每人,确保预警信息叫应形成闭环。


预报预警机制在气象中的成效明显,通过复盘分析:暴雨落区预报提前了4小时50分钟,短临预警提前137分钟,电话叫应提前112分钟。


“气象起到第一道防线的作用。”省政协委员、省气象局一级巡视员常国刚认为,气象部门的预报预警发布及时、覆盖面广,为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未来,要进一步健全以数字预报为基础的预报体系建设,提升基础设施和勘测能力水平,让预报更加精准、精细,为各级各部门指挥防汛抗灾和老百姓主动防灾避险赢得主动权”。


科技赋能“数字之手”让“耳目”更明


坚持“预”字为先,就是将关口前移,牢牢把握防汛工作的主动权。精确测报、超前防御离不开“聪明的大脑”和“数字之手”。


“精准监测预警,充分发挥水利部门‘耳目’‘哨兵’作用。”省水利厅副厅长杨诗君说。


在省水利厅的省水旱灾害防御值班室的大屏幕上,全省降水实况图、全省水文站点实时动态数据实时滚动,洪水动向一目了然。省水利厅利用数字应用,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支撑,贯通水情、雨情、险情、灾情“四情”防御,实现预警更加精准、决策更加科学。


比如,新建成的四水流域洪水预报调度系统,集雨水情监视与预警、多源气象预报服务、水情自动预报、水库调度、智慧防汛等功能于一体,将流域洪水预报的预见期延长至7-10天,可以每3小时自动对四水流域范围内的98个水库及河道重点控制断面进行滚动预报,当预报值超过河道或水库水位警戒值时,还可以自动提醒启动专业会商。


科学预测,赢得先机。5月31日,省水利厅根据气象预报,提前3天预测资水桃江站、沅水桃花源站可能发生超警洪水,为防汛抗灾赢得了充足时间。6月5日凌晨,桃江县水利局值班室点对点叫应鸬鹚渡镇板溪村村支书,提醒其迅速组织板溪河两岸危险区50余名群众安全转移。


“各级水利部门坚持强降雨预报在哪、雷达回波监测到哪,实时降雨发生在哪、电话预警叫应到哪,实时叫应辖区内水利部门、水库(水电站)及山洪灾害危险区责任人。”杨诗君介绍,省水利厅累计电话叫应300多次,市县累计叫应8000多次。与此同时,各级水利部门累计发布洪水预警91期、山洪灾害预警短信14万条次、启动预警广播近7000站次,提醒4.7万人次转移避险。


在省自然资源厅总规划师申志军看来,科技为防汛效果加分。“我们在全省累计部署了2944处隐患点专业监测,今年有3处因预警及时实现了成功避险,避免了人员伤亡。利用遥感影像识别疑似地灾点780处,经确认新增隐患点157处。”


部门联动协同作战应对大考


在这场防汛战中,牵涉的各职能部门众多,也考验着团队作战的智慧和能力。


省防指秘书长兼省防办主任、省应急管理厅厅长李大剑介绍,在这场防汛战中,湖南各级防办、气象、水利、自然资源部门强化监测预警、会商研判和提醒叫应,调优配强值守力量,突出递进式预报、靶向预报和短临预警。


5月13日,省防指印发了《关于切实加强暴雨预警响应联动机制的通知》,将气象部门的递进式气象预警服务与预警联动机制相对接,细化不同级别暴雨预警的响应措施,将高强度、大范围、可能致灾的暴雨预警作为应急响应行动的启动条件,把暴雨红色、橙色预警对应的响应行动明确刚性的约束措施。


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罗振新介绍,省农业农村厅与省气象局建立了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联动机制,联合发布“湖南省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


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罗恒介绍,通过主动加强与自然资源、气象、应急、水利、公安等部门工作联系,加强工作调度,每日发布汛期警示、安全提醒,共发布警示10余期、预警信息6万余条。


省自然资源厅联合省气象局向社会公众发布22期短期预警产品,13期中短期预警产品,发出短时预警信息83批次,通过湖南卫视播出20次,发送预警传真283份,累计发送手机提醒短信383万条。


政协融媒记者 黄璐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