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弃商”回村发展,组建保靖首个股份合作社,集体经济大增长,甘溪村有个80后女支书
发布时间:2023-03-24 编辑: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阳春三月,正值播种时节,望着村里千亩优质稻种植基地,甘溪村党支部书记刘宏霞满是期待:“春暖花开,可看金灿灿的油菜花;初夏时节,可尝新榨菜籽油炒的美味佳肴;水稻成熟后,可赏稻浪、吃香米。甘溪村的一块田,有四五种增收法子,希望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2016年,35岁的刘宏霞放弃宁波一公司30万年薪的工作,回到家乡湘西保靖县复兴镇甘溪村发展。2021年,她当选村党支部书记,挑起了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担子。


2年来,甘溪村集体经济收入由2020年的5万元,增至2022年的156万余元,带动全村户均增收7800余元。这一成效,得到近日来村调研的省政协调研组的充分肯定。


在刘宏霞看来:“发展村集体经济不是吃大锅饭,而要像经营企业一样,方向对了,路子好了,才具有市场优势和发展前景。


湖南政协新闻网

刘宏霞(前右)代表甘溪村与一家农业企业签定合作项目。


学经验,找准发展定位


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发展村集体经济成了刘宏霞的首要任务。


甘溪村是保靖县的重要产粮基地,但传统的种植方式,极大制约了农业生产效益。甘溪村的方向在哪?这是刚上任时刘宏霞经常思索的问题。


2021年5月,甘溪村被确定为省委组织部乡村振兴对口帮扶村,随着驻村工作队队长唐杰一行的到来,刘宏霞开展工作有了坚强后盾。


为了尽快找准甘溪村发展定位,刘宏霞和唐杰组成“取经”小分队,半年时间,他们的学习足迹遍布十几个县市、30余个村。


在贵州塘约村,刘宏霞了解到村党支部通过领办合作社,带动村集体发展壮大,助力村强民富的做法后,提出甘溪村是否也能试试,唐杰很赞同她的想法。


回到甘溪村,刘宏霞马上召集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商讨成立股份制经济合作社事宜。面对大家,刘宏霞开诚布公:“今天,我们就说点掏心窝子的话,大家说说,贵州塘约村的路子对不对?”


“搬来的经验不一定适合甘溪,万一水土不服呢?”“学塘约是对的,但要立足我们村的资源禀赋,结合实际,要学习的是塘约的精神和大方向,不是生搬硬套人家的做法。”……村部会议室里讨论热烈。


结合甘溪村的资源禀赋和外地经验,2021年8月,在保靖县委、县政府及后盾单位省委组织部的大力支持下,刘宏霞在甘溪村组建了保靖县首个股份经济合作社,由村党支部领办,全体农户参与,利益联结共享,设置集体股、成员股、资金股和土地股,以份额形式量化到户。


合作社开起来了,农户以土地、资金、房屋入股,构建“政府+企业+村集体+农户”村发展共同体,推进村集体与农户“联产联业”“联股联心”,推动村集体、企业、农户三方共赢。


以股参与分红,有效调动了全体村民的积极性,通过合作社带领,农户大力发展脐橙、牛奶西瓜、优质稻、油菜等产业。村里建成200亩高标准脐橙产业示范基地、20亩林下药材种植基地,并整合现有资源,与天下洞庭粮油集团联合打造千亩优质稻种植基地,实行规模化种植和集约化发展。当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7万元,增长5.4倍,村民们也拿到了第一笔分红。


抓产业,做大集体经济


新模式初见成效,但刘宏霞却认为,村里现有的业态还不够,甘溪村要致力挖掘文旅、农旅宝藏,让村集体经济芝麻开花节节高。


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村支两委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和研学旅游产业;建设乡村振兴加工园,打造优质大米、茶枯粉、苞谷粑等特色农产品;引进正规运营团队,开发涵盖农耕、竞技、娱乐、艺术等内容的沉浸式体验课程,推进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探索一条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研学旅游为引领、以农产品加工销售为补充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


2022年4月,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与酉信建设工程公司合资组建甘溪红劳务服务有限公司,吸引村里100余名村民积极报名,先后承接洛浦古巷提质改造、高标准农田整治、牛栏冲水库清淤扩容、通组路硬化、产业路等项目,为村集体盈利70余万元。


2022年9月,村里成立甘溪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电商平台合作,培育出甘溪黄金米、山茶籽清洁粉、苞谷粑等特色农副产品,销售额达25万元。这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56万元。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蔡烨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