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湖南托育地图”正式上线。家长只需进入“湖南省居民健康卡”,找到“湖南托育地图”,便可获取家门口的托育机构、政策解读等方面的信息。
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关系到千家万户。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托育服务发展,并将普惠托育“护蕾”行动纳入2024年全省重点民生实事项目,统筹各方资源和力量,提升托育服务质效,用“小托育”托起千万家庭的“大幸福”。
湖南各地不断探索形式多样的托育服务,图为长沙市亿婴国际托育中心的老师在陪小朋友玩耍。 政协融媒记者 闫利鹏摄
系列政策破解入托难
“2岁至3岁宝宝班开始报名了!”最近,长沙市岳麓幼儿教育集团中央美郡幼儿园门口的一则招生公告引起了家长们的关注。
33岁的李敏(化名)家住在中央美郡小区,家里有一个2岁的孩子,当她得知这个消息后十分高兴。为照看好孩子,家人之间多次发生矛盾,让她身心俱疲。“现在家门口的幼儿园有了托育班,和家人商量后便决定下半年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李敏说,这样可以更好地平衡事业和家庭,做到“带娃上班两不误”。
像李敏这样有送托需求和意愿的家长不在少数。2023年,长沙市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近八成婴幼儿均由祖辈参与日间看护,四成以上家庭需要婴幼儿托育服务,其中家长对1岁半至3岁婴幼儿的托育服务需求最为强烈。
为满足群众的需求,近年来,湖南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进托育服务,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招收2岁至3岁的幼儿。截至2023年底,湖南已建成托位22.83万个,每千人口托位数3.46个。今年1月至5月,全省新增普惠性托位2.1万个。
此外,全省各地不断探索形式多样的托育服务。比如,长沙市通过开办社区托育园,在幼儿园开设托班,在大型医院、大型商超附近设立临时托育点等方式,力争2025年基本建成“15分钟托育服务圈”;常德市成立托育产教联合体,构建了联系行业、机构、学校、政府的桥梁和纽带;不少单位或机构充分利用自有场地开办福利性照护机构等。
“真金白银”减轻入托贵
除开安全、方便外,价格也是李敏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此前了解的一些托育机构每月的费用高达五六千元,家庭难以负担。”李敏说,中央美郡幼儿园收费更为合适,全日制托班教保费2500元/月,伙食费380元/月。
一位民办托育机构负责人表示,根据规范标准,托育机构在硬件设施和师资配置上远超幼儿园标准,托育服务价格也就水涨船高。多年来,家长“送不起”、机构“招不满”,一直是托育服务市场的真实写照,也是托育服务发展的痛点和堵点。
2023年,全省0至3岁婴幼儿126.24万人,实际入托9.76万人,托位空置率达57.2%,婴幼儿入托率仅7.73%。长沙市小小田幸福托育机构位于一家商场内,该机构负责人告诉政协融媒记者,机构成立一年多,全日制托班教保费2680元/月,按照规划可以招收60多名婴幼儿,但目前只招收了20多位。
为促进托育服务健康有序发展,湖南省不断拿出“真金白银”,通过降成本、减税赋等方式解决托育成本过高问题。今年省财政安排资金2亿元,计划年内新增4万个普惠性托位;省发改委和省卫健委曾联合发文明确,托育机构用水、用电、用气执行居民生活价格;从2021年起,长沙加大了对托育机构建设、运营补贴力度,目前已发放托位建设补贴3488万元。
规范管理解决入托不安心
如何让家长放心地把孩子放到托育机构,这是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项网络问卷调查显示,不愿意把孩子送到托育机构的最主要原因是“对托育机构的安全、师资、卫生、饮食等不放心”,占比达41.03%。
“安全可以说是托育服务的底线和生命线。”多位托育机构负责人表示,一旦发生安全问题,家长很可能就不会把孩子送到托育机构了。
为推动托育服务机构的专业化、规范化建设,近年来,湖南省制定了系列文件,从人员管理、环境卫生、安全管理等方面对托育机构进行了规范。
随着对孩子重视程度的提升和科学育儿理念的深入,不少家长也越来越看重托育机构的专业性。受访家长普遍希望托育机构能够促进婴幼儿在身体发育、动作、语言、认知、情感与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目前,省人社厅将育婴员、保育员等纳入湖南省技能岗位紧缺职业(工种)目录,2023年在全省开展补贴性育婴员、保育师职业技能培训2.7万人次;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管理局、省疾病预防控制局联合发文,加强对托育机构的业务指导和人员培训,推动托育服务规范发展。
为加强专业指导,湖南还成立了省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中心,组建了省婴幼儿照护服务专家库,建立了省托育机构负责人和从业人员培训基地,助力提升全省婴幼儿照护能力、科学养育能力和托育机构照护服务水平,着力打造婴幼儿养育照护的“湖南模式”。
委员建言助力入托好
3岁以下婴幼儿的照护服务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备受社会各界关注。近年来,省政协聚焦婴幼儿托育服务,持续开展调研,助力解决“入托难、入托贵、入托不安心”等问题。
2023年,省政协重点围绕“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我省积极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组织调研和开展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协商,并向省委、省政府提交建议案和调研报告。
建议案提出,探索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与3-6岁幼儿财政投入均等化,大力推动托育行业规范发展,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积极推进幼儿园向下延伸开设托班,鼓励托育服务机构开展灵活多样的托育服务;政府对托育行业加大补贴力度,降低收费标准等。
今年省两会期间,多位省政协委员围绕推进普惠性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省政协常委、长沙市卫健委主任刘激扬在作大会发言时提出,将托育机构登记备案制改为审批许可制,合力推动构建质量有保障、价格可承受、方便可及的普惠托育公共服务体系;出台新建托位补贴、已有机构合规改造补贴、托育机构智慧安防和智慧消防设施补贴政策。
“增加用人单位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务的积极性,拓展社区托育服务功能,形成社会力量办托、用人单位办托、幼儿园开设托班等多元供给托育模式。”省政协委员、长沙市开福区副区长廖紫君在联组讨论会上建议。
省政协委员、绿之韵集团总裁劳嘉在提案中建议,湖南有关高等院校要设立相关专业,教育部门要逐步完善托育从业人员准入制度和培训制度,支持有条件、有资质、有经验的机构开展婴幼儿保育、婴幼儿心理健康等培训。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陈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