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英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通篇体现了“人民至上”这一主题,处处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执政为民的博大胸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第一卷、第二卷一脉相承,互为一体,闪耀着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思想光芒。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要把坚持人民至上贯穿工作始终,作为履职尽责的根本遵循。
坚持人民至上,在落实首要政治任务上聚焦聚力
聚焦群众需求。人民至上不是一句口号,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作为领导干部,要有民生责任担当,在工作中切身体会和领悟民生情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坚持发展惠民。群众利益无小事。政协履职也始终坚持惠民利民的工作导向。近年,我们开展了不少惠民利民的协商视察和调研工作,比如,协商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水平、协商同步推进非贫困村贫困户精准脱贫、协商实施食品安全放心工程等。广大政协委员积极反映群众诉求,帮助解决群众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产生了一批有价值、有影响的建言成果,很多建议已经或正成为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和工作举措,体现了人民至上、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理念。
彰显为民初心。坚持发展为民,就要以百姓需求为导向,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努力实现更充分平衡的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政协干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上双向发力。
坚持德位相配,在扛起职责使命上用心用情
把政治标准摆在首要位置。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把“思想之光”转化为坚守初心使命和理想信念的思想自觉,转化为坚定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和党中央权威的政治自觉,转化为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的行动自觉。
把学习强能作为终身追求。作为政协干部,我们有学习的优势,更应该有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要深入系统学、联系实践学,使自身思想上有新感悟、政治上有新升华,要结合学习强国平台、委员读书活动,持之以恒、带着使命学,紧跟时代发展,磨炼政治意志、站稳政治立场、坚定政治方向,为助推党政中心工作和服务民生事业贡献力量。
把为政之德作为终身修养。要在“明大德”中凝神铸魂,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坚定“四个自信”,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大是大非和各种风浪考验面前,立场坚定、矢志不渝。
坚持知行合一,在贡献政协力量上求深求实
增强制度自信。政协组织是政治组织,政协机关是政治机关,作为政协领导干部,同时又是政协委员,必须在增强“四个自信”方面担当作为,即人民政协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它既是构成“四个自信”的重要方面,也需要通过其自身的不断发展完善进一步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优越性,促进全党全国更加自觉增强“四个自信”。
加强调查研究。调研既是政协履职的素质要求,也是政协工作的基本方法,要按照大局所需、群众所盼、政协所能的原则,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多到脱贫攻坚、生产发展第一线,带着课题、带着使命,深入实地调研,学会“解剖麻雀”,将调研成果应用到服务民生事业、服务常德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之中。
培养实干精神。干事创业是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的重要载体,政协干部应该把干事创业作为一种精神追求,自觉做到热爱政协事业,始终保持对政协工作的热爱,自觉做到忠诚政协事业。
作者系常德市政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