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军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提出:“围绕大局建言献策,把握民心民意,更好凝聚共识。”我们要根据新形势新要求,努力推进更好凝聚共识的新实践,建立新机制,切实提高凝聚共识的质量和水平。
更好凝聚共识必须在加强政治引领上下功夫。思想政治引领如何,事关凝聚共识的根本方向。人民政协作为党领导的政治组织,必须承担起引导各族各界人士和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任务。要坚持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发挥统一战线组织功能,自觉依照法律和政协章程履职尽责,把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团结到党的领导之下,凝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之下。要用党的创新理论团结教育引导广大政协委员和各族各界代表人士,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政协工作的总纲。要通过政协制度的有效运行和民主程序,把党的主张转化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切实增强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发挥各级政协机关干部作用,把更好凝聚共识这一政治责任和使命扛起来,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响、团结身边的委员和群众。要发挥委员尤其是中共党员委员的作用,广泛及时宣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使社会各界群众更加自觉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拥护者、实践者、参与者。
更好凝聚共识必须在服务中心大局上使真招。人民政协更好凝聚共识,就是要通过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等职能,用实际行动来凝心聚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广泛凝聚共识贯穿于政协履职全过程和各项工作当中。要注重履职的精细化精准化,切实找准政协履职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充分掌握实情,选准履职重点,务实高效助推,精准到位见效,真正议政议到点子上,帮忙帮到需要时,始终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同心同向、同频共振。要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实施“三高四新”战略、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民生改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开展调查研究、协商议政活动,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推动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落地落细。要建立完善委员工作室,多做春风化雨、破解矛盾、理顺情绪、增进团结的事,影响一批人,凝聚一批人,为现代化新湖南建设增助力、添合力。
更好凝聚共识必须在把握民心民意上花气力。人民政协植根于人民。只有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在联系群众中把握方向,在依靠群众中汲取智慧,在服务群众中凝聚力量,才能更好地凝聚共识。要坚持把亲民为民利民融入到政协履职的全过程,始终做到政为民所议、言为民所建、计为民所献、力为民所尽,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要围绕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着力抓住民生领域重点问题协商议政,如就业、上学、看病、住房、养老、环保等群众关切,监督建言,让政协履职更加符合群众的所思所盼。要围绕人民群众关心、党政部门重视的重大问题深入调研视察,从而更好架起党委、政府沟通群众的桥梁,使党委、政府的所做所为更加合民情、得民心。
更好凝聚共识必须在推进民主协商上求实效。民主协商的过程就是凝聚共识的过程。要组织委员深入基层一线,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及时准确掌握广大群众所思所盼。要增强各协商主体的民主意识,以平等的姿态坐在一起,在平等的氛围中商讨问题,在协商中深化认识,寓建言、支持、监督于协商之中,使协商议政的过程成为思想引导、宣传教育、释疑增信的过程。同时,在民主协商中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互动方式,加强党政部门和委员之间交流互动,使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的实效更加突出。要及时研究精心办理协商报告和建议案,以钉钉子的精神持续用力,抓好监督落实。大家密切配合,齐心协力,真正使更好凝聚共识的“种子”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作者系省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