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乐秋”名诗在此写就  刘禹锡与常德的十年
发布时间:2022-04-22 编辑: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秋词二首·其一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微信图片_20220422145118.png


  在常德柳叶湖畔,有一座仿唐风格的地标建筑——司马楼。走进司马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这座司马楼是为纪念刘禹锡而建,《秋词》正是刘禹锡在常德时所作。

  

  刘禹锡,字梦得,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他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同称 “刘白”。

  

  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唐顺宗李诵即位,锐意革新,王叔文、刘禹锡、柳宗元成了革新集团的核心人物,共同拉开了“永贞革新”的序幕。然而,因触动了宦官集团的利益,这场改革大火仅燃烧146天就被扑灭,刘禹锡、柳宗元等8人先后被贬。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朗州便是现今的常德。

  

  刘禹锡在常德的10年,是他诗歌创作最旺盛的时期之一。常德这方土地,赋予了刘禹锡独特的创作灵感。他在常德创作了200多首诗词和30余篇文赋,占了他全部作品的四分之一还多,其中有不少名篇佳作,包括《秋词》《竹枝词》《武陵北亭记》《陋室铭》等。

  

  一反“悲秋”主题,刘禹锡所作的《秋词》,歌秋日晴空,颂秋日山野,空间由天上而地下,焦点由白鹤而红叶,色彩明亮热烈,境界开阔深邃。

  

  事实上,当时的刘禹锡是有足够的资格与充分的理由“悲秋”。他从风云际会的政治舞台中心长安,被贬至僻远荒凉的朗州,时间长达10年。其间,他结婚不久的妻子因病早逝,婴儿嗷嗷待哺,刘禹锡不仅内心郁闷痛苦,且因不服水土而多疾相侵,缠绵病榻。

  

  “悲秋”是古代诗文的一个母题。但在这首诗中,刘禹锡一反“悲秋”的旧调,唱出赞美秋天昂扬的励志之歌,表现了他乐观旷达的生命品格、昂扬奋发的内在襟怀。而刘禹锡经历政治挫折之后,对人生的思考也更为深入。

  

  《秋词》也成了“乐秋”主题的标志之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刘禹锡的“乐秋”主题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影响。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许多诗篇就深受“乐秋”主题的影响。如“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沁园春·长沙》)、“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浪淘沙·北戴河》)、“不似春光,胜似春光……战地黄花分外香”(《采桑子·重阳》),这些动人的诗句无一不打上了“乐秋”的烙印。

  常德司马楼(127362)-20220422144846.jpg


委员品读

一张千年文化名片

  

  “1000多年前,唐代大诗人刘禹锡任朗州司马,在常德10年间,留下了200多首(篇)诗词歌赋。此刻,我身边的这座铜像便是取自刘禹锡在常德所作的名诗《秋词》: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站在柳叶湖畔司马楼前,省政协委员、常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致公党常德市委会主委杨成英向现场和直播前的委员们讲述着刘禹锡与常德的故事,展示着一个文化常德、生态常德、现代常德。

  

  4月19日,司马楼前举办的“常德(朗州)——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主题读书活动中,杨成英作为读书活动导读人,通过线上线下直播的方式,在“潇湘新咏”读书群里开启了一场别致的读书活动。

  

  杨成英说,刘禹锡担任朗州司马10年,期间留下了丰富的诗词歌赋作品,其中最为有名的一首《秋词》,是常德人民珍贵的文化遗产,是常德一张千年的文化名片,也是湖湘文化的一种诠释和体现。刘禹锡和常德的山山水水结下了相依相存、不离不弃的深厚缘份。是常德敞开怀抱接纳了他,是常德的山水慰藉了他,是常德的山川形胜给了他灵感,使他排解愤悱、超越自我。

  

  “他登德山赏孤峰、游枉水,寻古城遗址,观沅江竞渡,听洞庭渔歌,怀善卷、思屈子、吊马援,赏月桃花源、祭祀太阳山、采菱白马湖……所到之处,刘禹锡均有诗文留存。”常德市政协委员易蓉说,后人从刘禹锡的诗中看到了唐代常德的历史风貌,正如他自己所说:“予谪居沅湘间,为江山风物所荡,往往指事成诗歌。”

  

  穿透历史岁月,跨越大千山水,刘禹锡所留下的诗文,成为后人的思想和文化遗产。

  

  刘禹锡在柳叶湖畔写下了千古名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因为缅怀刘禹锡,人们来到柳叶湖畔、司马楼前,柳叶湖也因刘禹锡的诗词而多了一分历史厚重与文化古韵。如今的柳叶湖,已经是集“山、水、田园、城”四位于一体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文化和旅游的融合是诗与远方的融合,诗歌令人神往,远方令人向往。文化为旅游赋能,旅游更为广泛地传播文化。而这,正是柳叶湖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所在。”常德市政协委员、柳叶湖度假区招商事务促进中心主任易赛君说,柳叶湖的当下可喜、未来可期,既有山水形胜之美景,更有产业蓬勃之前景,未来将全力打造文旅会展、运动健康等产业链,努力建设具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度假区。

  

  “除了刘禹锡,还有王维、王安石也写有同题诗歌《桃源行》,常德这座桃花源里的城市,就是这样具有吸引力,是他们向往的地方、想象的所在。”常德市政协委员毛凯说,常德正以独特的文化魅力和艺术氛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来此游历、求学、经商、栖居。

  

  □ 政协融媒记者 黄璐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