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探访湖南省地质博物馆,“镇馆之宝”背后的传奇故事
发布时间:2024-04-19编辑: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地质锤轻轻一敲,岩石裂成两片,仔细一看,这是一块保存完整的寒武纪早期大型海绵化石,化石上的海绵骨针清晰可见。海绵是最原始的多细胞动物,通过化石,可以想象它利用进水孔和出水孔,以过滤流水中浮游生物为生的过程。”回想起3月中旬在常德桃源开展古生物化石产地野外调查时采集到海绵化石的场景,省地质博物馆研究部部长童光辉仍然难掩兴奋。


这块海绵化石距今约5.4亿年,成为省地质博物馆自1958年建馆以来采集到的首枚完整的海绵化石。


消息一出,这块海绵化石迅速成为“网红”,吸引了不少慕名而来的专家、媒体记者和游客。


“我们希望借由海绵化石的影响力,让更多人走进省地质博物馆,了解湖南自然资源事业发展的脉络,以及藏品背后的故事。”童光辉说。


省地质博物馆还有哪些“镇馆之宝”?在4月22日“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走进省地质博物馆,探寻馆藏珍品的前世今生。


湖南政协新闻网

布展于省地质博物馆生命演化厅C位的无牙芙蓉龙化石标本。


无牙芙蓉龙

2.3亿年前它们生活在湖南


省地质博物馆生命演化厅C位,是博物馆当之无愧的“镇馆之宝”——无牙芙蓉龙化石。


“无牙芙蓉龙与恐龙和翼龙同属于主龙类爬行动物,可以算是堂亲关系,而这具骨架是全世界仅有的三具无牙芙蓉龙化石骨架之一。”童光辉介绍。


早在1970年,湖南省地质局405地质大队(以下简称“405地质队”)在桑植县芙蓉桥公社开展野外地质填图工作时,第一次发现了芙蓉龙的踪迹。


同年,405地质队会同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张法奎等专家,历时3个月,发掘清理出不少芙蓉龙化石。通过整理和研究,在1975年,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家对其进行了描述、发表,正式命名为无牙芙蓉龙。


“无牙芙蓉龙的命名由来,可归于两个部分。因它没有牙齿,则定为‘无牙’;而‘芙蓉龙’则首先是因湖南自古称为芙蓉国,其次它的发现地位于桑植的芙蓉桥乡,故而命名为芙蓉龙。”童光辉这样解释。


1981年,省地质博物馆组织专家再次对化石产地深入挖掘,采集到一批芙蓉龙骨骼,后送中国古动物馆组装复原,共得到无牙芙蓉龙骨架3具,分别存于中国古动物馆、北京自然博物馆(现国家自然博物馆)和湖南省地质博物馆。


第三次的大规模发掘工作在2012年。“当时,无牙芙蓉龙化石产地已被纳入到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的园区之中,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省地质博物馆的专家们在这次发掘工作中,不是为了取化石,而是把化石原位展示出来,以打造科普研学基地。”回想起这次艰苦的发掘过程,童光辉表示当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


童光辉介绍,这次发掘的化石埋藏于约30厘米厚的岩层中,露出面积约90平方米,骨骼数量超过1000块,其中约1/4是相互关连的,且骨骼保存较好,表面没有啃咬、踩踏和虫蚀痕迹,骨骼埋藏前基本没有风化。


“当时我们就觉得非常震撼,在国内有这种高密度和保存完整度的爬行动物的化石,非常罕见。这意味着湖南有了自己的古生物化石产地科研和科普基地点,能吸引更多的年轻学子来了解古生物化石。”面对这一重大发现,在发掘的两个半月时间里,童光辉每天都带着兴奋的心情去到现场。


对于科研而言,当时的结果却是喜忧参半。“喜的是,有这么多的化石材料可供后续研究;但同时发现这些化石材料基本上都是无牙芙蓉龙,我们非常希望能够找到芙蓉龙的小伙伴们——是否有其它的物种跟它们生活在一起,它们的生态圈又是怎样的?”童光辉说。


后来在2018年,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家根据地层分析,认为芙蓉龙生活的环境为温暖半干旱地区的潮坪带,推测芙蓉龙可能因干旱大量死亡,随后被雨季的洪水短距离搬运至湖泊中并被迅速掩埋。


“无牙芙蓉龙化石在省地质博物馆展出之后,受到了观众的喜爱和认可,大家了解到2.3亿年前无牙芙蓉龙大家族曾经生活在湖南这片土地上。”童光辉说,省地质博物馆也以无牙芙蓉龙为主题IP,开发了一系列文创产品,并原创儿童科普人偶剧《拯救芙蓉龙》等,以此让观众更加了解无牙芙蓉龙的故事。


湖南政协新闻网

距今约5.4亿年的海绵化石。


湖南政协新闻网

重量为13.583克拉的沅水金刚石。

沅水金刚石

无价之宝背后的“重逢”


一场名为“重逢”的宝石文创展览,于2022年5月在省地质博物馆对外展出。它起因于博物馆二楼的矿物宝石厅里,有着“01”号展品标识的一颗淡黄色宝石级钻石原石——“沅水金刚石”。这颗金刚石的背后,藏着一个关于重逢的故事。


1979年夏天,国防科技大学学生潘存云,带着年少时和哥哥在家附近山上挖寻到的一颗坚硬矿石,到省会长沙的省地质局寻求鉴定。时任省地质局地矿处处长、后担任地质矿产部部长的宋瑞祥接待了潘存云。经鉴定,这正是一颗优质天然钻石金刚钻。


通过宋瑞祥的介绍,潘存云了解到国家矿藏状况和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地质人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背后的执着与坚守。于是,他代表全家将这颗天然金刚石以报矿的方式交给了省地质局,希望以此推动找矿力度,在湖南勘探出大型金刚石矿。潘存云的报矿事迹登上了报纸。之后,两人并无交集。


“这颗沅水金刚石重13.583克拉,呈淡黄色,为不完整的八面体形状。它的大小、重量在我国都非常罕见,也是当之无愧的无价之宝。”省地质博物馆科教部李芋霖介绍,这些年来,省地质博物馆一直通过各种渠道找寻潘存云,试图深度挖掘这颗金刚石背后的故事,让更多人知晓中国地质事业发展史。


终于,2021年在省地质博物馆的联系下,阔别42年后的宋瑞祥和已成为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机械工程专业教授的潘存云重逢了。“两人一见面就认出了彼此,并且准确无误地报出了沅水金刚石的重量13.583。”李芋霖说,这次重逢让沅水金刚石的故事得到了延续,也让那份爱国情怀更加彰显。


省地质博物馆今年春节后布设的新场馆——“一江碧水——洞庭湖流域生态环境专题展”,麋鹿、候鸟、江豚标本绘就出了现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万里春色。


省地质博物展陈部部长俞天石介绍,这是省地质博物馆首次模拟现存的生态环境进行展示,其中作为珍稀动物的麋鹿标本,则当之无愧成为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日益向好的最佳“代言者”。


“无牙芙蓉龙化石、沅水金刚石或者麋鹿,都属于自然资源,希望观众通过了解这些藏品背后的故事,认识到自然资源的宝贵性和脆弱性,增强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意识。”童光辉认为,通过这些藏品,大家不仅能看到过去,认识现在,更多的是珍惜未来。


文/政协融媒记者 肖君臻  图/政协融媒记者 闫利鹏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