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博览
正官司马池
发布时间:2025-04-21 编辑:湘声报
分享

刘诚龙


人是会变的,“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染于民则是平民本色,染于官则是官僚模样。不过也要看到,好品质是难得变的,金子置于明堂发亮,置于尘土也发光。

司马池品质一直发光,跟其本质多有关系,“司马池,字和中,自言晋安平献王孚后,征东大将军阳葬安邑澜洄曲,后魏析安邑置夏县,遂为县人。”他是官二代,老爹当过县太爷,“家赀数十万”,他可以当纨绔子弟,提笼架鸟,青楼红楼去当浪子班头,他却干了一件惊人事,把家产全分了,分给叔伯,分给侄甥,分给居里老人,分给寒苦百姓,一分也不剩,“悉推诸父”,一事见人格,万贯见人品,司马池品质由此可见。

不食先人货,男人当自活。司马池散尽家财,自谋前程,自力读书,考中进士,“后中第,授永宁主簿。”察人不用那么复杂,平时看其对物质之态度,煞几可以察出一个人的品质。司马池家产都分给他人的,当然自带清气,可知不谋私利。司马池入得职场,不讲排场,吃喝粗食,“出入乘驴”。

廉,并非做官高标。后人把廉推到最高处,原因有自,乃是贪腐遍衙满庙。司马池做官自始至终不改其廉,“奉身俭洁,临财不苟”。他不贪财,也不贪级,朝廷曾要提拔他当这官那官,他好几次推辞,多年后宋仁宗感慨而赞,“是尝辞群牧、谏院者,真名士也”。

《宋史》中的司马池,述其廉,叙其识,记其孝,浓墨重彩,是赞其正。他初任永宁主簿,就跟县令常常说不,朝政会上,怼多了,自然“与令相恶”。两人相恶到甚程度?说起来好笑,县太爷都不跟他说话了,司马池敲不开县令之门,敲开了,县令把脸转过去,不理。司马池也不恼,谈工作就以公事为重,不以私恨为仇:“池以公事谒令,令南向踞坐不起,池挽令西向偶坐论事,不为少屈。”一个挽字让人爆笑,司马池不使“骨气”那脾气,把县太爷身子挽过来:县长,咱俩来一起谈工作。以此事可推其人光明磊落,襟怀坦白,更不以私怨影响工作。

话说司马池因德能勤绩升任京官,其时上司是曹利用,史上说曹,“少喜谈辩,慷慨有志操”。曹氏为官,整体还是过得去的。当年澶渊之盟,朝廷见他“喜贪辩”,物色他去当外交谈判团团长,宋真宗给他交代底线:不割地,百万元以下赔偿。出了会议室,寇准一把把他抓住:不割地,超过三十万,我割你脑壳。他不辱使命,真把赔款控制在三十万内。这里看出,曹利用是干事的干将。

曹利用当了枢密使,人才用一半,奴才用一半。他想到起用司马池,不跑不送,提拔使用,天底下有这般好事。司马光却是“辞不就”。司马池拒升官,不只这一回,后来他再次“召知谏院”,他却“上表恳辞”。宋仁宗对宰相说:“人皆嗜进,而池独嗜退,亦难能也。”霸蛮提拔他,“加直史馆,复知凤翔”。

后来,曹利用当了宰相,文武百官一手提裙一手提箱,都去拜曹宰相。再后来,“利用性悍梗少通,力裁侥幸,而其亲旧或有因缘以进者,故及于祸。”司马池是曹利用提拔的,但他从来不去拍曹之马屁,“非公事未尝私造”。曹倒台了,大家使劲踩,众恶归焉,司马池站了出来,把加在曹氏身上那些不实之词,一一辩诬,“利用贬,其党畏罪,徒而毁短者甚众,池独扬言于朝,称利用枉”。

这就是正直,正直是这么来落笔:领导上位,不屈膝;领导下台,不下石。

若说司马池为曹利用说话,是因为曹曾器重他,那么他与江钧、张从革之过节,那可是陷害他的小人。“池性质易,不饰厨传,剸剧非所长,又不知吴俗,以是谤讥闻朝廷。转运使江钧、张从革劾池决事不当十余条,及稽留德音,降知虢州。”这个张从革背后打了司马池十多枪,把司马池打得伤痕累累。有人来司马池家,给他爆料,告诉他仇家江与张,有诸多辫子可抓,“越州通判载私物盗税,乃从革之姻,遣人私请,抓住这把柄,可复仇(或谓池可举劾以报仇)”,司马池笑着说,“吾不为也”。

有人品者干出的事情与没人品之人干的事情,绝然两样。这就是用人要看人品的意义所在。苏轼高赞司马池,称他“德为世范,言为士则”,并说建好制度外,建议多用这般人,“皆曰君子之手,宜为天下之用”。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