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文苑
如烛光明
发布时间:2025-07-18 编辑: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已然是夏至,草木疯长。道路边,花园里,修草工人身系围裙,头戴垂帘,手持割草机忙着修剪草坪,一阵阵浓郁的草木清香袭来,让人浮想联翩,仿若置身农忙的旷野。此时节,由湖南文艺出版社推出的吴震的《采草集》静静地躺在案头,有着小草的朴素与生机,散发出一缕缕让人神思渺远的馨香。


这是一部着意高远的思想集。书名出自《楚辞》中的《离骚》,“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既体现了该书的精神向度与高度,也展现了书中所思所想的旷达与辽阔。特别是深受以儒家孔孟学说为主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文史哲政经大量作品的滋养,书中围绕工作与生活经历且思且悟,处处散发着思想的光芒。从一个小小的点就轻巧地漾开笔墨,有理有据,层层深入,吸引读者山一程水一程,跟着笔下的光明不断行进,进而脑洞大开,恍然大悟,不觉间已登临巍巍之巅,一览众山小。


这是一部张弛有度的随笔录。全书共收录了作者工作和生活随笔45篇,每篇都以思想为基、以事例为佐、以图片为证,围绕一篇篇创作的初衷,跌宕起伏,张弛有度,始终不偏离核心。及至文中,从不同角度或移步换景,分而述之;或一以贯之,层层递进;最后轻拢慢捻,神思收拢,形散而神不散,说的就是那个理。如《我始终站在记者一边》中,“回过头去看,能始终跟记者站在一边,其实是因为自己心里一直向往着跟事实真相、人类良知和勤勉向上站在一边”。


这是一部浏阳精神的进取史。只要谈到浏阳,欧阳玄、谭嗣同、胡耀邦、唐才常等先辈便是绕不过的丰碑,何况作者生于斯长于斯奋斗于斯,身处浏阳,耳濡目染。浏阳人的价值取向和进取面貌,从古至今,像一道奔涌的河流,浩浩荡荡,散发着一股直冲云宵的强大气场。不服输,霸得蛮,敢为人先,是浏阳人的精神气度和群体人格,上至古代名人,下至平民百姓,个个是书中叙事的主角。正是一个个这样的浏阳人,汇成一股股推动浏阳发展的宏大力量,成为浏阳人代代相传迎难而上不断进取的基因。


这是一部温暖有加的心灵传。书中处处传达着知行合一的真诚和善意,透出积极与温暖。工作上,进与退,得与失,利与弊,和谐与统一,对立与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客观存在,如何在其中少走弯路,向善向上,借鉴中外,纵观古今,信手拈来,摆事实讲道理,引人警醒与深思。于生活,如此珍惜,如友朋,如亲人。母亲这个主题,在此得到细腻精准的呈现。妈妈并不是理想中的完美主义,而是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字里行间,妈妈的形象跃然纸上,但最打动读者的,是作者对母亲的满满爱意。


全书按照创作时间顺序,分为“天街小雨 遥看草色”“水面风回 雨垂纤草”“中庭地白 露湿桂花”“兹草凌霜 葳蕤有情”四辑,它带着草木生长的悠然,蕴含四季变化的丰繁,情系家国,笔吐芬芳,立足浏阳大地,延至更为壮阔的诗与远方,铺满一地阳光。


文 | 张镝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