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钩沉
毛泽东与人民政协
发布时间:2019-05-18 编辑:湘声报-湖南政协新闻网
分享

韶山-砥砺初心1-报头.jpg毛泽东与人民政协1949年.jpg


  □ 李正华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团体、各界爱国人士共同创立的统一战线组织。毛泽东是第一届全国政协主席,第二、三、四届名誉主席,为人民政协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毛泽东与人民政协1949年.jpg

  1949年7月5日,新政协筹备会常务委员会合影


  “政协不是多余的”


  人民政协的筹建可追溯至抗战胜利后。其时,蒋介石违背1946年政协会议的精神,建立了独裁政府。为此,在毛泽东的主持下,1947年10月10日,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中提出了“组成民族统一战线,打倒蒋介石独裁政府,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劳动节口号23条,其中经毛泽东亲自改写的第五条,正式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发出“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召开新政协的号召,得到了有关各方的拥护和响应。


  经过充分的筹备,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正式诞生。


  人民政协成立后,毛泽东先后担任了5年主席和22年名誉主席。


  建国任务完成后,特别是1954年全国人大召开后,人民政协是否要保留,人民政协的重要基础——民主党派有无存在的必要,曾有两种不同的看法。是毛泽东持坚决肯定的态度,才使人民政协这个经过历史考验的统一战线组织形式得以延续下来。毛泽东专门为此召开座谈会,肯定地指出:“人民代表大会是权力机关,这并不妨碍我们成立政协进行政治协商。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的领导人物一起来协商新中国的大事非常重要。人民代表大会已经包括了各方面,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代表性当然很大。但它不能包括所有的方面,所以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而不是多余的。”


  1950年2月,毛泽东也曾明确表示,民主党派不能解散,不但要继续存在,而且要继续发展。他还对中央统战部负责同志指出:要向大家说清楚,从长远和整体看,必须要民主党派。认为民主党派是“一根头发的功劳”,一根头发拔去拔不去都一样的说法是不对的。从他们背后联系的人们看,就不是一根头发而是一把头发,不可藐视。


  提出八字方针


  关于人民政协的性质。在人民政协筹备之初,毛泽东就将其看成是统一战线性质的组织。1948年9月,他将中央城市工作部改名为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亲自领导该部为人民政协的成立做了大量的工作。1950年6月,毛泽东在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上的开幕词和闭幕词中分别肯定地指出:“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及其选出的全国委员会,是团结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各界民主人士的伟大的统一战线的政治组织。”


  全国人大召开后,人民政协的性质、地位应当是什么,一些人思想上产生了混乱。1954年12月19日,毛泽东专门就这些问题发表了谈话。他说:“主要的问题是政协的性质问题,是国家机关还是人民团体?”他明确指出,“政协的性质有别于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它也不是国家的行政机关”“如果把政协全国委员会也搞成国家机关,那就会一国二公,是不行的”。


  关于人民政协的任务。毛泽东指出,人民政协应当团结各方面人士、为党和国家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总任务而奋斗。1954年,在政协职能发生改变后,毛泽东提出人民政协的五项任务是:协商国际问题;商量候选人名单;提意见;协调各民族、各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民主人士领导人员之间的关系;学习马列主义。


  关于人民政协的职能。毛泽东认为,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应当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组织参加本会的各党派、团体和民族、各界人士参政议政。“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的领导人物一起来协商新中国的大事非常重要……”“共产党要永远与党外人士合作,这样就不容易做坏事和发生官僚主义”“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大家知道,主要监督共产党的是劳动人民和党员群众。但是有了民主党派,对我们更为有益”。


  1956年,他提出的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成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理论依据。


  “这条新路就是民主”


  1945年,毛泽东在延安回答黄炎培如何跳出“人亡政息”的历史周期率时,肯定地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个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毛泽东建立人民政协制度,就是要将人民政协作为发扬人民民主、联系各方面人民群众的一个重要组织和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民主的重要形式。


  毛泽东重视民主协商,他倡议召开新政协,协商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甚至连1950年决定出访莫斯科,也都征求过民主党派领导人的意见,为全党树立了民主协商的表率。


  组织政协委员参加视察、调查研究,是毛泽东极力主张的发挥人民政协民主作用的工作方法,也是他对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的一大创造。毛泽东指出:“民主人士到各地去视察,各地不要以此为累赘。让他们去听听农民的诉苦,看看农民的欢喜。我们有些什么缺点和错误,也可以让他们看看,这是一件有益的事情。状元三年一考,土改千载难逢,应该欢迎他们去看看。”


  人民政协的协商式民主,坚持平等议事、求同存异、体谅包容的原则。在协商讨论问题时,允许和鼓励发表各种意见,既尊重多数人的共同主张,也照顾少数人的合理要求。有人担心政协是否会变成说闲话的机关,毛泽东认为:“只要不是恶意,讲闲话也可以,这样可以使我们知道社会上存在着这样的意见。” 这种包容性,有利于集中民智,集思广益,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可以说,毛泽东将人民政协作为发扬民主的重要形式,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先河。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