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忠民
“浏阳河,弯过了几道弯,几十里水路到湘江……”
这首优美动听的湖南民歌《浏阳河》你一定耳熟能详。但你可知道,这首歌的曲作者是谁?他就是原县级永州市(现永州市零陵区)政协副主席、零陵区文化馆离休干部唐璧光先生。
唐璧光先生虽然已于2015年96岁时辞世,但《浏阳河》的旋律依然传唱在海内海外,成为经典歌曲之一。
《浏阳河》是“组装”而成的
我与唐璧光先生相识于上世纪80年代。那时,他被平反安排在当时的永州市花鼓戏剧团工作,不久后调入文化馆。我是文艺创作爱好者,常去文化馆。1986年12月,文化局召开年度工作总结表彰会,我和唐璧光都参加了。会议有半天的文娱活动,就是与会人员互动。当主持人请唐璧光演唱他作曲的湖南民歌《浏阳河》时,我心一惊。他就是《浏阳河》的曲作者?那是我第一次聆听唐璧光先生演唱,声情并茂,原汁原味,别有情趣。
唐璧光脸上总是挂着微笑,亲和亲切。我和他作了交谈,他介绍了创作《浏阳河》曲谱的经过——
1949年8月初,长沙和平解放。当时在湖南音乐专科学校学习音乐理论和作曲专业的唐璧光提前一年毕业,分配到长沙市工人文工团担任编导。是年冬,全国土地改革运动即将开始,为配合刚刚解放的湖南形势,长沙市工人文工团排演根据赵树理同名小说改编的花鼓戏《田寡妇看瓜》,唐璧光担任执行导演和作曲。剧中男主角秋生有这样一段“送瓜调”唱词:
“田大娘,细听我来讲。如今世界大不同,中国出了个毛泽东,领导我们穷人翻了身。咿呀咿吱哟!”
这表达的是人民的心声,唐璧光被吸引住了。他深深感受到,解放了,农村进行了土改,劳动人民分得了胜利果实,对新中国、新生活充满无限憧憬。这些,如一团炽烈的火焰,点燃了唐璧光的创作激情。他对《田寡妇看瓜》一剧特别是“送瓜调”这段唱词的音乐创作和设计进行了精心构思,为这段中心唱腔谱出一套热烈欢畅、朗朗上口的新曲调。
1950年,该剧参加长沙市庆祝新中国第一个元旦首演,获得好评。是年9月,为宣传农民积极交粮爱国,庆祝湖南土地改革胜利完成,湖南省湘江文工团18岁的编剧徐叔华创作了歌舞剧《双送粮》。
《双送粮》第三段有这样一节唱词:
“浏阳河,弯过了几道弯,几十里水路到湘江?江边有个什么县,出了个什么人世界把名扬,咿呀咿吱哟……”
原唱腔套用的是“小放牛”的曲调。1951年,该剧被选送晋京演出,剧组在武汉集中排练。中南局文化部门的领导和有关专家在审看节目时,认为该曲调无湖南地方特色,希望换个湖南民歌风味的。
一经点拨,就有人想到了《田寡妇看瓜》中“送瓜调”的曲子,建议是不是可以移植过来。经领队和音乐指挥同意并提议,得到了领导的赞同。
于是,《双送粮》第三段的这一节唱词的曲谱,就被《田寡妇看瓜》“送瓜调”的曲子替换上了。由于二者唱词都是歌颂毛主席的,词意相近,情调相同,进行移植后,竟水乳交融,大家听后都很满意。
同年,《双送粮》在北京汇报演出获奖,并灌制唱片。1952年,该剧本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在所印曲谱中以“第三曲”为标名。所以,当时还没有《浏阳河》的歌名。
由于《双送粮》的第三曲歌词朴素亲切,曲调优美动听,有些人认为它就是一首独立的完整的歌曲。后来,就有剧团将其选出来,作为一个单独的演唱节目演出,将歌名称之为《浏阳河》,竟然效果很好。
就这样,《双送粮》的词,《田寡妇看瓜》中“送瓜调”的曲,就“组装”成了《浏阳河》。
再后来,又有人续填了《浏阳河》的第三段歌词: “毛主席,像太阳,他指引着人民前进的方向。我们永远跟着毛主席吔,幸福的日子万年长,咿呀咿吱哟。”
70年来,《浏阳河》历久弥新,传唱不衰,成为脍炙人口的歌曲。
曲作者从容淡定度平生
1920年农历正月,唐璧光出生在东安县城。祖父是一位音乐造诣颇深的秀才,受其影响,唐璧光从小就喜爱民间音乐和民间艺术,且喜唱祁剧和京剧。虽然后来《浏阳河》红遍天下,但唐璧光的人生道路却不平坦。他曾被打成“右派”、“历史反革命”,被判刑7年。刑满释放后被安置在洞庭湖一个农场就业5年,后又被“清理”回原籍东安县整整8年。
1979年,唐璧光被平反昭雪。他先后任零陵县花鼓戏剧团编导、县文化馆音乐专干;后当选为原县级永州市政协第二、三届副主席,被省政府聘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1990年,唐璧光离休。
晚年的唐璧光内心波澜不惊,平静如水。他因病经常住院,我去医院看过几次。一个枫叶初红、秋菊傲放的上午,我再次走进医院,走近这位年高的传奇老人。我搬张小凳坐在病床前,听他谈人生、谈对社会的感悟。他说:
——创作要有一股激情。文艺创作包括歌曲创作,作者都要满腔激情。当年,我为《田寡妇看瓜》谱曲就是这样,劳动人民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对共产党、毛主席充满感激爱戴之情,从而触发了我的创作灵感和激情,它好似滚滚江流,汹涌澎湃,倾泻而下。
——做人要有平常心态。人一辈子不容易,遇到各种不顺是正常的。《浏阳河》里唱道“浏阳河,弯过了九道弯……”,我的人生何止九道弯。但我挺过来了,还过得很好。因为人生苦短,我就是自信苦尽甘来。人生不先吃点苦,哪能感受到后来快乐的意义?做人难,难就难在这一点上。无论顺境逆境,都能保持常态,保持平常心,做到荣辱不惊,这就是人生。
——做人要懂得感恩。“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就是这个意思。人不能总是纠结过去,不能总是想到自己的坎坷,不能总觉得社会或者别人欠了你的,更不能忘恩负义。我是上了年纪的人,经历的事情太多了,我永远感恩共产党,感恩毛主席,我永远高唱《浏阳河》……
他躺在病榻上,轻轻哼起了《浏阳河》,清唱的旋律在病房里久久回旋。我的心却波澜起伏,我感受到了唐璧光先生用大海般的胸怀,荡涤了种种磨难,才有如此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