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奇叶
杨坚是隋朝的建立者,可以说是一位高明的帝王。他认为各级官吏担负着治国安民的责任,拿着国家的俸禄,应该知礼知法,为民办事,如果知法犯法,渎职犯罪,就必须严惩。而老百姓一年到头辛勤劳动,流血流汗,为国家创造财富,他们的文化程度也不很高,知礼知法者不多,犯罪后可以适当从宽处理。于是,他小吏小罪重罚,甚至不按法律任意诛杀,而对民众犯罪则按法律给予一定宽恕。他采取“隐察”(即派亲信秘密侦察京城内外百官的执政情况)的手段控制臣下,严惩贪官污吏,使他们不敢贪赃渎职,不敢过分侵扰老百姓;同时重视奖励那些体恤民情、忠于职守的官吏,有助于吏治的改善。
杨坚最厉害的这招“隐察”,还用种种借口向州、县地方官行贿,谁一旦接受贿赂,立刻处斩,决不宽贷。有时贪官在办案中明明接受的是老百姓的财物,但转眼之间,这些财物竟有皇家记号,原来上了杨坚派出的暗探的圈套,掉脑袋时已悔之晚矣。他派人护送西域来的使臣出玉门关,马上又派人跟踪检查,如果谁要是接受了当地老百姓或地方官员的礼物,哪怕小到一张兽皮,一根马鞭,都要严加惩处。除杀贪官外,他可以不按法律重罚或诛杀失职、怠工的官吏。一次,他到武库去视察,见署内长满了杂草,认为是失职,便大发雷霆,即将库长等数十人处死。御史监师因在元正吉日未能对衣剑不整的武官提出弹劾而被杀,谏议大夫毛思祖见此提出意见,认为这样做太过分,又被杀。鸿胪少卿陈延客馆庭中有马粪,众仆人在毡上赌博,杨坚即杖杀赌博者,陈延亦被捶得半死。在朝堂上,如果行刑人不按杨坚意志行刑(如鞭挞不力),也有可能将行刑人处死。杨坚如此残酷无情地对待官吏,使那些想升官发财享福的人望而生畏,使在位的官吏忠于职守,不敢有丝毫怠慢,更不敢贪赃枉法,残害百姓。
与对官严相反,杨坚对民众则以用刑宽松著称。他即位后,命令商颖、杨素、裴政等人修定刑律,“以轻代重,化死为生”为原则制定《开皇律》,废除了前朝枭首(斩头悬于木上)、车裂、鞭刑等酷刑,除了犯谋反罪,不用灭族之刑。592年,又下诏:死罪必须报经大理寺(中央最高司法机关)复审,各州县不得自决死罪,不得在当地处决。后又规定,死罪须经三次奏请,才能行刑。民有冤屈可以逐级上报,直至诉至朝廷。他常派人到民间秘密了解老百姓的生活情况。594年,关中大旱,他派人去察看灾情,去的人见老百姓所食的是豆渣拌糠,便带了一些回来,杨坚见了,又拿给大臣们看,痛哭流涕地责备自己无德无能,命令撤减自己的膳食,规定一年不吃酒肉。同时急调粮300万石救灾;搜集长安城内陈粮,廉价出售;买牛驴6000头,分给最贫困的农户;允许灾民进洛阳就食。
杨坚还重视奖励爱民和有政绩的官吏。齐州有个小官王伽带着一批民夫押送囚犯李参等70人去长安,走到荥阳时,王伽对李参等囚犯说:“你们违反国法,理应受罚,但看看押送你们的农夫也跟着你们受罚,你们心安吗?”王伽决定遣散民夫,释放李参等人,约定他们在京城集合,并说:“到时你们有谁不来,那么我只好替你们受死罪了。”等到约定的那一天,70多人全部到齐。杨坚得知后十分惊喜,并立即召见王伽,大加赞赏。又召李参等人携妻子入宫,赐宴招待后全部免罪释放(可见其对民宽恕),并下了一道诏书,要求各级官吏向王伽学习,要施以宽政,以慈爱之心待民。
有个叫辛公义的人被任命为岷州(今甘肃)刺史,一到任上,就得知岷州风俗,怕鬼怕病,一人害病,全家不管病人全部跑掉了,病人得不到治疗和护理,大多死亡。辛公义就用自己的车子把无人照料的病人接到州府,请医治疗,自己日夜守护。病人一批批好了,辛公义也安然无恙。辛公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改变了岷州人的陋俗,病家亲戚都十分感谢。杨坚听了,当即赐与重赏,并升为他为并州刺史。
还有个叫刘旷的平乡(今河北巨鹿县南)县令,清明善政,经常用义、理说服来打官司的人。由于刘旷工作做得好,双方往往相互认错,致歉而去。这样告状的人越来越少,县狱空空,罪犯很少。杨坚闻之,提拔他为莒州刺史。汴州刺史令孤熙廉明清正,政绩突出,杨坚赐帛300匹,布告天下,为了使州县官吏能廉洁治民,他采取给田养廉的办法,奖励良吏,使他们不去搜刮民脂民膏。
杨坚这些官严民宽的做法,使社会风气大为好转,赢得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