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钩沉
周震鳞的乡村生活
周震鳞(1875—1964),长沙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孙意谋  1938年11月,63岁的周震鳞怀着对国民党政府的失望以及对国家前途命运担心的心情,回到家乡宁乡王家湾,准备在这里“息交绝游...
2021-05-24
查看详情 >
一张光荣证背后的故事
曾伟鸿家的《敬献文物光荣证》    □曾伟鸿  每当打开抽屉,翻开那张45年前的《敬献文物光荣证》,老父亲的话便再次在耳际回荡:“伟鸿,这个光荣证交给你,你们要代代相传,教育子孙后代永远不忘党恩……” ...
2021-05-24
查看详情 >
梅贻琦的秘笈
□鲁建文  民国期间,梅贻琦在清华大学接二连三发生校长被驱的情况下接任校长,不仅很快稳稳地站住了脚跟,而且一干就是17个年头。他的秘笈是什么?他自己曾说:“大家倒这个倒那个,就没人愿意倒霉(梅)的缘故吧...
2021-05-14
查看详情 >
“不守规矩”的对联
  □雷克昌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我国艺苑的一朵奇葩,它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可是,也有一些作者“不守规矩”,撰写出了一些怪异对联。尽管这些怪联触犯了楹联创作的大忌,却也各具特...
2021-05-14
查看详情 >
张伯苓的救国教育和“南开精神”
□崔鹤同教育家张伯苓(1876—1951)以“痛矫时弊,育才救国”为办校宗旨,以全面展开“德、智、体、美、劳”教育为方针,于1904年创办了南开中学,继而又在此基础上,于1919年创办了南开大学。从而,使之成为与清华...
2021-05-14
查看详情 >
长沙曾有一所清华中学
  □王金华    抗日战争爆发后,清华大学校友创办了多所清华中学,如贵阳清华中学、重庆清华中学、成都清华中学、桂林清华中学、东北清华中学等。各地清华中学秉承清华大学教育理念,凭借清华大学品牌和人脉,...
2021-04-26
查看详情 >
萝卜坑里长铜钱
□陈扬桂在邵阳武冈市邓元泰镇木瓜村,有一座高大雄壮的风雨桥,静静地横跨在奔腾的资水上,是连接湖南和广西的咽喉要道。这桥原本叫做木瓜桥,但当地群众习惯称它为“红军桥”。1930年12月23日,一支部队从广西那边...
2021-04-26
查看详情 >
轰轰烈烈的阳明山农民武装斗争
□王明兴近日,我与一些文史人员考察阳明山农民起义军革命史实,重温他们艰苦卓绝的斗争历史,深深为他们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而震撼。阳明山是都庞岭的支脉,位于湖南祁阳、新田、桂阳、宁远、常...
2021-04-25
查看详情 >
朱德不用“关系”照顾子女
  □李武泰  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高度赞扬了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他在文章中说:“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至...
2021-04-12
查看详情 >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